余文婧
(湖北省当阳市北门小学,湖北 当阳 444100)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语言的学习中,阅读与写作是无法分割的两部分,读是一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写从读中吸取养分;写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交流与体现思想感想。写作的过程,事实上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的过程。因此,在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才用读写结合的方式,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结合训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推动其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处于基础阶段,是帮助其培养扎实基本功的良好时机。小学英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实际教学内容,将阅读和写作教学进行高度整合,从课文阅读材料中探寻合适的训练点,有序开展高效的课堂随阅练笔,同时不断完善阅读的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词汇和语法,同时能够在写作中运用词汇和语法,最终实现其阅读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提炼课文、读写迁移等方式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
口头表达是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长期、反复的训练,学生能够在日常表达中逐渐培养良好的语感,并熟悉在不同语境下的英语使用习惯,从而做到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进一步了解,为正确的阅读打下基础。因此,在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训练进行一定的热身,为进一步的读和写做好准备。例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一些与活动有关的图片,如打篮球、划船、跑步、画画等,并要求学生迅速说出这些活动的英语词汇。随后,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进行随机抽取图片,然后按照图片内容以及其关键词说出相关的口头表达,并在班级内开展竞赛。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帮助其复习了动作类词汇和第一人称表达的运用方式,激活了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而为下一步的阅读做准备。另外,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插图开展看图说话,引导学生表述出课文的故事情节,复习相关知识,为阅读做铺垫。
教材课文是学生开展阅读学习的关键内容,不仅包含了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和短语,同时还对学生需要学习的语法知识进行了一定的融合。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必须重视对课文内容的提炼,找出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读写知识、锻炼读写能力。首先,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展示学习的系统和框架,使学生的思路能力跟随教师的节奏,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更快地学习新知识、整合旧知识。例如,在阅读课文“What do they do?”时,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问题:What do your parents do?然后让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再将学生说到的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写在中心词Mike,Su Hai的周围,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找出相关的信息并填写下来,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本思维导图将课文内容复述出来,实现了阅读理解能力的锻炼,并加强了对相关知识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利用表格的形式开展读写训练,通过阅读课文后,设计一个楼房状的图表,并在其中填上关键词,然后根据图表内容对课文进行默写,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思路更加清晰,同时直观、简洁地看到课文的主线内容,并熟悉课文的遣词造句,通过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方式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读写迁移是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进行延伸和深化的有效方式,能够达到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质的转变。因此,在开展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指导学生开展随阅练笔。例如,将文章或对话保留主干内容,并将关键词、关键语法和词组挖空,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文章或对话进行填空,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既能够完成阅读理解,同时也能够开展写作训练。再如,在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训练中,由于许多学生对于如何下笔毫无头绪,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发放2-3篇范文进行阅读,使学生从阅读范文的过程中慢慢找到写作的感觉,以阅读引领写作、写作促进阅读。另外,课文仿写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教材中的课文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包含了与之能力和基础匹配的知识点,因而指导学生开展课文的仿写,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同时还能在反复的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突破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最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而读写结合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对“读”与“写”做到充分的重视,长期坚持、脚踏实地地落实每一节课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读写结合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为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