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2020-12-08 08:29:23黄佳齐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黄佳齐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市山镇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500)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培养,利用孩子活泼开朗的特征促进小组之间感情交流有益于小组合作,但同时需要考虑部分孩子纪律性不强的问题,好胜心或孩子之间情感表达不到位等等都会引发矛盾,教师要适当进行调整引导,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成绩提升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和与同学合作时的交流问题、心态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利用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让学生不仅对课本知识进行吸收理解,还能够掌握自主学习,探索数学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良好的奠基作用。

一、通过不同教学方法增加小组合作机会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主张教师开展新型教育方法,以科学的教学方式代替传统枯燥死板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几乎是新型教育方式中必不可少的要点之一,比如探究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都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目: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本题的解题思路可以这样考虑,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点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同学们进行分组后,教师可以对同学们进行分组指导,组内的分工安排可以共同讨论解答,也可以进行不同成绩学生组合互相帮助进行解答。

二、鼓励积极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接触较少,题目容易等问题都是推进小组合作的障碍之一,教师需要突破问题,创新课堂,增加小组合作机会,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首先,要为同学们讲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小组合作不仅是学习中重要的方法,也是未来进入社会工作,与人交际的重要内容,一个具有合作能力的人能够更好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与人交际也更加畅快便利,有利于提升做事效率。其次,为同学们提供分组措施。在数学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分成小组合作可以共同开展讨论,将同学们的多种思路汇集起来,集思广益,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小组合作的另外一种方式是指组内成员互相帮扶,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进行题目的讲解、知识点的总结,有助于推进班级整体成绩水平的提升;成绩优秀的同学也可以更加清晰的对知识进行理解记忆,复习巩固。另一种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布置一些趣味问题,比如有一种细菌,经过1分钟,分裂成2个,再过1分钟,又发生分裂,变成4个。这样,把一个细菌放在瓶子里到充满为止,用了1个小时。如果一开始时,将2个这种细菌放入瓶子里,那么,到充满瓶子需要多长时间?某人花19元买了个玩具,20元卖出去。他觉得不划算,又花21元买进,22元卖出去。请问它赚了多少钱?这些题目不仅能够让大家一起开动脑筋,还能够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三、教师合理分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

教师需要对同学们的小组合作进行分析指导,小学阶段的同学对小组合作比较陌生,盲目结组可能会导致组内混乱,不专注学习,注意力分散等情况,违背了小组合作的初衷。

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指导,要做到既有参与又不干涉,适当地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布置任务;问题式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为同学们设置问题。通过教师的这些引导,而不是指导,让同学们自主进行数学学习,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这样的指导,能够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提升课堂质量以及学生数学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当今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形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能力,还可以营造一个开放、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课堂鲜活有趣,不仅让孩子们找到了快乐成长的空间,也让老师们坚定了教育的理念与发展的方向。教师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