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微课的探究

2020-12-08 08:29:23揭颖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揭颖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市山镇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500)

微课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的短视频,一般一节的教学时长是6到10分钟,让学生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高效正确的理解学习知识,简明扼要地讲解教学内容。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微课教学,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但是因为教学内容繁多而微课的教学时长很短,这对教师也提出了难题,正因为如此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学生才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去听课,全神贯注地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自我掌握能力。

一、运用微课教学与生活情景相结合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们的年龄较小,他们对于自我的掌控力不够,并且学习的精力不会更加地集中,对于逻辑思考不完整,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们都比较容易活泼好动不太容易集中精力,而且有些数学知识还比较的抽象难以理解,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活创设生活中的各种情景,这样可以让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把复杂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转化的具象化,让学生们更加有兴趣地去学习,这样才会让原本枯燥的学习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让同学们有意识地去自主学习。

比如,在学习“分类与整理”时,可以让学生们在本节微课中观察大型超市里各种商品的摆放或者是衣服的整理,这样同学们一下子就会理解到其中的意义,一下就能明白这节课老师让明白的是什么,这样的分类情景能够让学生们快速抓住学习的重点,理解到所学的知识。还有在学百以内数的大小一课时,本节的重点就是在比较百元内数字的大小,教师可以用人民币的比值来让同学们认识到哪个大哪个小,多少元的大小能够比数字的大小比值看得更加清晰,同时还要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学会比较大小符号的运用,因此结合生活来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熟悉的环境中教学,更加有效地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掌握运用微课时间合理运用资源

在微课课堂教学的时间里,每一分钟每一秒都是很宝贵的。微课的主要特点就是辅助教师来给同学们进行简短的学习理解,把重难点的知识梳理一遍。同学们可以通过微课反复观看视频,进行独立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讨学习,因此,教师要在简短的时间内对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提取,这种微课视频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在课下也可供使用,充分发挥了教学的最大优势。

比如,在进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时,教师可在微课视频中展示一幅公园的图片,包含以下内容:一共有4个长凳,每个凳子上坐4个人;有3个秋千,每个秋千上坐2个人,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凳、秋千、上各坐多少人?他们能够自主列出算式:4 +4+4 +4、2 +2 +2。然后老师这时可以提出问题:一个一个数字相加比较麻烦,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引出乘法教学,引领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还比如,在讲授“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老师可以先展示几个图形的图片让同学们对知识点进行回忆并加以巩固练习,可以有一些三角形的性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及区别和各种图形对于面积的算法或者周长的计算等等,并且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观看让学生们用这些图形进行组合,组合图形面积可以计算出来多少,并且研究他们的计算公式等。

三、运用微课有效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小学阶段的同学们精力充沛,注意力随时都有可能会被一些其他有意思的东西转移走,会出现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自觉学习意识差等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防止学生们出现这种类似的情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们在课堂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及画法”的教学中,教师可在微课视频中加入相关建筑的图片和视频,为学生营造贴近现实的学习氛围,通过具体的事物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在学生观看微视频后,教师按每组3~4人的标准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为每组学生提供小木棒、先声、纸条和胶带等工作,要求每组学生共同合作,利用所给材料制作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三角形的具体尺寸,学生在各组内部进行细致的分工,计算尺寸、测量材料、制作拼接分别由不同的学生完成。在各组均完成制作任务后,教师要求各组学生展示其成品,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求每组学生详细介绍具体制作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以“三角形不同类型”为内容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形成不同形态三角形的整体认识,为后续三角形周长和面积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让微课融入课堂中要使用一些方式方法,让同学们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有所提升。在小学阶段,微课教学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教学,充分利用微课的优点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