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美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探究

2020-12-08 08:29:23张小明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张小明

(内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南阳 474350)

数学之美是公认的,但这也仅仅是对于对数学有兴趣的人来说的,只是提到数学,有人就会避而远之,完全不会把枯燥的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因为对数学不够了解,还没领略到数学的美,只有他们体会到数学美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传递数学美,就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关于数学美

数学美是最纯净的美,是一种理性美,是依靠理性思维显示出的创造的本质,这才是数学美的实质。数学美不仅在内容上有所体现,还表现在人的本质审美价值。虽然数学美的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数学美的内容和基本特征上是相对稳定的。数学美可以按照结构、语言、方法进行分类。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数学的简洁性、和谐性和奇异性都是数学的结构美;数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具有其特殊且统一的表达方式,和日常语言相比较,数学语言具有确切性、经济性和通用性;利用数学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往往是通过搜集各个线索,逐步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不会忽略每一个细节,这就是数学的方法美。

二、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数学美

数学是一门充满艺术的学科。在语言、表达、结构、思维、理论、方法等方面都能够体现美。在中职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将数学美的部分指出来,这样中职生在学习数学技能时,还能提高审美。

数学的图形美在于数与形的结合上,在于对数与形相对应的掌握;数学的语言美在于在表达时,能够通过文字、图形、符号表示方法来表述数学,数学定理、公理、定义等表述方法体现了语言的简洁美;数学的表达性强、概括性、普遍性,图形、结构的对称性等等均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之所以有人不喜欢数学,是由于他们还未体会到数学之美,还未领略到数学独特的魅力,也就是数学的内涵美;数学不仅逻辑性强,提供给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还能够培养人的创新和探索的精神,数学能够使人成为更全面、更丰富、更有能力的人,人们都在不停寻求真理,不言放弃,这就是数学带给的探索精神,也就是数学的文化之美;数学是要应用于实践的,在自然、生活、社会中均有体现,数学教师应引导中职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美,如形态各异的建筑就是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的体现。如大家都知道的黄金分割,在很多艺术品中均有应用。在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的雕塑和绘画中均体现了比例、射影和几何,这都是数学中的模块。在日常生活中,矩形的长和宽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设计,更赏心悦目,如电视屏幕、书籍、门窗、衣服等,甚至于国旗的都是长和宽也符合黄金比例的。

数学教学不应只是单纯的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养成数学之美,拥有良好的数学美的习惯,以及探索数学美学的方法。

三、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学生需要成绩和名次来证明自己,影响到了中职的教育,学生在学习上只是被动的学习,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要求,缺乏主动性和求知欲,这样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质量不高。学生的课堂效果也一般,并没有获得良好的反馈。

若将数学的文化、数学之美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中职生就能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体会到数学的文化内涵,领略到数学之美,引起对数学的兴趣,就能促进中职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在现阶段中,数学的文化、数学之美以及对数学的审美都在教学改革中被明确提出,在传统的对数学内容讲解的基础上增加了新时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这样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知识的对比就体现了数学的奇异美,教师在教学时若能给予足够、合理的引导,那么就能够极大程度的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求知欲。比如在几何图形中的圆锥曲线部分,无论是从哪个方向观察,都是对称图形,且将其侧面展开都是对称图形。将数学的文化内涵、数学之美渗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对传统的理论知识进行创新,这样能够使中职生在学习时更有效率,对所学的知识也会印象更深刻。将数学文化、数学之美渗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能极大地提高学习质量。

四、数学美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在讲解时,可以选择一个课本上学生熟悉的课后练习来做引例,这样的知识引入虽然有些生硬,但是课后习题通常都不是很难,对于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在教学时需要由简入繁,这符合学生的心理;也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入手也较容易,在引入后,从生活中的例子慢慢过渡到课堂教学内容上,这样由熟悉的领域到陌生领域,就引出了课堂上教学的知识,学生也容易接受。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对本次课堂中的数学知识的证明、求解多用到的方法进行讲解,需要表现数学的简洁美、确切美,为之后的正式教学打下基础。根据引导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在解决后,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角度,这就是对学生建立数学的逻辑思维方式的引导,但在传统教学中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思维方式却一直被忽视,这也是数学有魅力的地方,在中职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自己发觉出更多的高质量的知识,对学生循循善诱,鼓励其自己进行对数学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还掌握到了课堂传授的数学方法,在之后正式的讲解时就不需要再耗费很大的精力再去对方法进行讲解,而能把重心放在引导学生动手演算、动手操作上。

在教学中,要对中职生的情感因素十分重视,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而不是全部依靠教师,让中职生感觉到通过自己的思考、努力去发现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是多么的拥有满足感,打破自己原来对数学枯燥、乏味的印象,提高对数学的好感度,就能激发中职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教师首先抛出问题,给出简单的提示,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在学生完全掌握了这个问题后,教师再给出下一步的引导,深化之前的问题,为之后的知识做铺垫,然后带领学生对问题做演算、证明。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数学的逻辑的严密性,也就是数学的文化美、内涵美,是在对中职生的思维方式的培养,也是在鼓励他们要在学习上多做尝试,这样在以后遇到自己并不熟悉的数学知识,也能依据类似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学习。

总之,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美,就要在讲解知识时一步步引导,不断地抛出问题,并引导独立思考,提出新问题,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体会到、领略到数学之美,就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