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静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重庆 402760)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渐渐进入青春期,而该阶段的学生开始有叛逆心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无法正确引导学生,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服从班主任的引导以及管理,这样容易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发育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需要将角色体验教学融入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体验有关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日常生活,及时归纳总结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将其制作成一些小剧本,或者收集现实中出现的与初中生有关的案例,对其做出一定的改变,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制作成有趣的小剧本。然后,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自由分组,分成人数相同的多个小组,由小组组长抽取剧本,之后为学生合理设置准备时间,要求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自由对话练习,练习完成后结合学生自己的想法对每个小组的表演顺序做出适当调整,在所有小组对话表演结束后,将纸张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将自己认为表现最好的小组写在纸张上,再让班干部搜集整理纸张,采用唱票的方式,将表现最好的小组选出来,对该小组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因此,从整体来看,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融入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有关的行为以及实践,认识到这些行为对生活以及社会造成的影响,还有对自身的影响,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
在我国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背景下,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不再只是学生的考试分数,但在现阶段的应试教育制度下,若不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就很有可能出现诸多问题。为了将学生在思想上的问题有效解决,初中班主任必须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可以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多与外界沟通交流。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时,尽量不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应当采用讲道理的方法,使学生可以找到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有正确的思想理念。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上我成熟,很有可能做出一些不当的过激行为。作为初中班主任,必须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运用写信或者谈话的方式,促进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教育以及生活等方面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科学疏导,使学生可以感受教师是关心和尊重自己的。并且班主任在疏导学生心理时,必须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情感疏导方式,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该沟通是以平等为前提条件的,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在整个谈话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问题,这样学生才可以听从教师的引导,进而突破学生在情感沟通方面的心理障碍。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其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内心较为脆弱,很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若学生在班级中不小心犯了错误,这时班主任不能直接在其他学生面前对其做出批评,这样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必须要采取适合的方式。首先,教师必须要理解学生哪里犯错,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不能联想到学生以往犯的错,这样就无法改正学生当前犯的错,还有可能造成负面的影响。其次,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尽可能用委婉的语气,必须使学生认识到批评不是想责骂他们,而是为让他们可以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在将来的班级学习中要结合班主任的这些要求来完成。
在初中生中难免会有一些特殊的学生,这些学生有可能存在心理障碍,或者身体残疾,所以班主任对待这些学生时,绝对不可以用对正常学生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这样是不公平的。第一,班主任对于这些特殊的学生时,必须要有更多的耐心,而且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和行为,一旦发现异常,必须要及时帮助他们进行纠正。第二,班主任可以鼓励其他的学生多与这些特殊的学生沟通,让他们可以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快地融入班集体中,也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我们要善于将自身正面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以此优化学生的心灵。首先,班主任不能将自身的负面情绪以及消极情绪带到课堂,以免影响学生心境。其次,班主任要会控制自我情绪,不能在学生面前总是唉声叹气,更不能因某个学生犯下的错误迁怒全班学生。正如马卡连柯说“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不会成为好教师”。因此,班主任要及时读懂学生的情感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递情感的关怀,解决学生情感上的困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比如,学生的厌学问题,手机的滥用是导致厌学的重要因素。不少学生因为手机与父母和老师发生争执,面对这种情感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在理解的前提下,对学生的潜在能力应给予肯定和赞赏,对发生的不当行为进行分解和剖析,并提出改进的希望,引导学生克服自私堕落,向积极活泼上进的一面发展。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是一个特殊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内心迫切需要更多的关心。在初中生教育成长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将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落实到位,班主任必须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多与学生情感交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且要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