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牛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校,重庆 401420)
高中物理是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学习难度非常大的学科,高中物理在很多高中生的心里是最难学习和理解的,尤其到了高二和高三的时候,物理学习难度是不断在增大,动力学分析、电磁场运动和电学实验等部分知识是高三物理学习中的重难点,对高中生来说学习压力很大。但是物理依然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理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以看出物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增强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从学生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加强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充满生活元素的物理教学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物理知识解释和探索现实生活中涉及物理知识的现象,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依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规定,要求选择物理课程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强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以及现代科技等方面的联系,尤其是需要重点培育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和探究涉及物理知识的生活现象,增强物理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结合,有助于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当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时,会形成学生不断探索和研究物理知识的学习动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责任意识。在实际生活中关于物理知识的现象随处可见,从高处落下的纸片即使在没有风的情况下,所飘落的路线也是曲折和多变的,所涉及力学原理,白炽灯使用时间过长容易使灯泡壁变黑,主要原因在于钨丝的升华,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所以说物理学科和实际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运用合理的方法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能够锻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有效满足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内在需要。
教师需要与学生群体进行真诚的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物理教学的意见和看法,尤其应该询问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与遇到的困难问题,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所以需要依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才能保障全体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常学生需要背诵大量的理论知识和物理表达式,而且采取题海战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都很重,所以教师需要及时更新物理教学方法,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增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相关物理知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很重,物理教学对于理科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所以如何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求知欲是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高中物理知识真正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无法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概念理论、表达式与原理,而且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些抽象的物理知识时经常感到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所以高中物理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知识的合理应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变成直观形象的物理现象,便于学生能够清楚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知识。
虽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在广泛使用现代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如“微课”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方式等,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物理教材的作用,但是高中物理教材依然在教学中占据无法取代的地位,关于物理教材内容的生活化程度对物理教学质量起到关键性的影响作用,所以需要加强物理教材的编制。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融入生活元素,能够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和质量。在进行物理课堂教学的时候,采取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思维分散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高三的力学和电磁场等知识一直是物理教学的重难点,对高中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和掌握这些物理的重难点知识,所以运用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当重视高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生活化策略的具体应用,并且加强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体性地位,所以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学情和理解能力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学生群体进行友好和谐的交流与沟通,便于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采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当提高对物理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实现物理实践教学生活化,有效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