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现存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0-12-08 08:29:23范宁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范宁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2018年5月,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布了《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教党〔2018〕25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十百千万”工程,即创建10所党建工作示范高校、100个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000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训万名基层党组织书记。

2018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23号,进一步明确了遴选条件、实施步骤和重点任务。通知附件《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基层党支部)》列出了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指标体系,其中有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28项。对标样板支部建设指标体系,结合教师党支部建设项目,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存在的差距归纳如下:

一、现存主要问题

(一)教育党员不够扎实深入

具体表现有:支部组织党员理论学习缺少系统性规划,党员理论学习系统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高;党支部书记讲党课不生动、不结合实际。

(二)党建档案管理环节偏薄弱

个别党支部党建工作过程性材料存档缺少规范性,没有养成及时建档存档的工作习惯,容易出现工作做了很多,但是检查、巡查时党建材料不规范;申报材料时缺这少那、年终总结和述职时东拼西凑、临时统计等现象。

(三)党员之家的形态尚未形成

支部党员之家的形态还没有完全形成。常态化了解支部党员困难诉求、倾听党员教师意见建议的有效机制还有待加强,有困难找支部、有问题找党员的帮扶形态还有待进一步营建。

(四)课程育人实效性有待加强

在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入教师教学科研方面,支部教育、引导、组织支部党员教师挖掘思政元素、建设思政教学资源等“课程思政”改革实效性还有待加强。

(五)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深刻

具体表现有:个别党员有做老好人和怕得罪人的思想,不想言;个别领导在日常工作中树立了高高在上的形象,工作作风强硬,使得支部党员教师不敢言;个别领导在工作中没有充分听取广大党员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得部分党员教师存在凡事领导说了算的想法,不愿言。

二、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存在的差距,即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一)按照生师比配足配齐专任教师队伍

虽然高职院校整体生师比普遍达标,但是存在个别系部专任教师数量结构性不足,如不配足配齐专任教师,则教师要承担较沉重的教学工作量和其他事务性工作,特别是高职扩招以来专任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在时间和精力上冲击了党支部组织学习的成效。

(二)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学习成效

党支部要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制定好系统的全年学习计划,明确好“学什么”,即集中学、党员个人自学的学习任务;明确好“怎么学”,即做好新媒体和传统学习方式结合的计划安排;明确好学习预期成效和学习考核机制。

(三)支部委员表率带头,支部书记上好党课

支部委员要起到表率作用,带头学好政治理论。尤其党支部书记要设计好党课、充分的备好党课,结合系部发展实际和高职教育教学实际上好生动的党课。

(四)注重档案的管理,分类建档并及时归档

针对年度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支部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作风纪律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党建活动、特色创新等党建材料分类建党。对“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发展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党建工作建立事前计划、事中记录、事后备案归档的工作机制。

(五)创建党员之家,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一步畅通意见反馈机制,支部认真听取广大教师的基层意见与建议,对重大事项、涉及基层教师利益事项要召开专题会议或组织专题问卷调查征集基层党员教师的想法、观点、建议。建立健全关心帮扶机制,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开展服务、帮扶、慰问等活动,将党支部建成全体党员教师个人生活、事业发展的温馨港湾,切实有效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六)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提高育人成效

从支部的角度加强“课程思政”育人宣传学习,将“课程思政”、思想引领融入支部学习计划,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支部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好支部党员中的高级职称专任教师的先锋带头作用,扎实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思想引领、育人成效。

(七)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集体战斗力

支部党员干部首先要对照检查,从思想上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管理和决策中存在的问题,树立听计于民的工作思维,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与职工、党员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增强支部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支部委员做好带头作用,认真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搭建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真心诚意帮助别人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