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子
(贵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明显,以大数据为主的呈现方式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常态。在新媒体、“微”运用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信息接收渠道新媒体化、易于接受多种信息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在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对在校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高校的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时刻紧跟新时代步伐,不断完善更新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真正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本文在大数据背景下,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为主线,结合当代大学生特征以及专业学习的特点,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析。
在大数据背景下,“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而言,目前已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传播信息”的时代进入“面对面传播信息”的时代,不管你是否做好准备,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治教育工作者潜移默化地影响已越来越明显。
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医学授课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传统单一的讲授模式,第二种将讲授模式和网络新媒体模式相结合,第三种是纯网络新媒体模式。目前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是“讲授模式和网络新媒体模式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在授课过程中使用雨课堂、学习通、优慕课、批改网、人卫教学助手等软件完成教学任务。部分公共选修课课程采用纯网络新媒体模式进行线上教学。极少部分教师在采用采取单一的讲授模式。学生也是更习惯于老师讲授模式和网络新媒体模式相结合的新模式。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在充分提高工作效率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及可洞察学生更真实的情况,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许多机遇。此外,大数据提供的信息不再局限于空间,从而实现个性化、时代性、全面性的教学,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维得到转变,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1.有利于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思维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学生思想教育的步伐,思想教育工作者将知识强行灌输于学生,很多情况下很难说服学生,感化学生。相比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全面、范围更加宽广。网络发展的迅速对塑造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思想行为产生了推动作用,学生具有创新、追求多元文化和多元知识、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快的共性特征,但是他们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思想动态、行为方式又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因此,结合新的教育模式,转变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模式,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以应对学生整体发生的变化,对个体教育所做的一些针对性的调整。
2.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
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浏览信息,有选择地吸纳、再创造并进行传播。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将授课内容和数据相整合,将纸质上文字的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数据信息形式,以同学们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多样化的信息,全媒体成为大学生了解中国认识世界的窗口,为其学习新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索质提供了平台,而全媒体放大了这一优势,使获取资源的方式更加便捷。从教育者角度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筛选出有效的资源补充完善教学工作。
3.有利于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创新化的教学方式
大数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式的创新,更是一种工作方法的变革。大数据时代,通过技术手段,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充分利用收集、存储、分析等技术手段,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定量分析。因此,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融合发展的过程,教师需要以更高要求和更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把握大数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梳理创新意识,获取数据资源,教师可以将传统的课堂教育延伸至无处不在的网络。同时结合学生特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化教学模式。
在大数据掀起新浪潮的同时,也隐藏着许多弊端,大数据良莠不齐,负面的信息能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大数据同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相比综合类院校学生,医学生培养的专业性更强,特征更明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面临着对知识体系的挑战、对传统教学方式依赖等挑战。
1.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面临的挑战
医学院校大学生特点突出,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他们不仅学制长、学业重,而且行业准入难、就业压力大,具有教学实践性强、职业素质要求高的特点。特别是不同于其他行业,医疗卫生面对的是人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医学生要求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但现实教育中,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也导致部分医学生创新力不足。另外,医学院校现行课程设置的目标具有高度的职业方向性和专业化教育倾向,新医学模式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不突出,医学生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医学知识的学习中,投入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影响了其健康成长成才。
2.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的与时俱进。以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课堂上老师枯燥无味的黑板书和纸质教案,很难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这样的局面被打破。老师们不仅可以利用手机APP、电脑等新媒体设备向学生们展示生动形象的课程内容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师工作者以及受教育者很难辨别数据信息的真伪,也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面临着新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指导者,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落实党中央的工作指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觉悟,严格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内在知识结构,促进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结合,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教育理念、方式、技术支持以及工作素质等方面已无法适应现代高校发展模式,也很难将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率提高,不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良性的发展。因此,提升教师素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将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主动联系学生,依靠学生,注重教学的创意性。作为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是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引导大学生思想发展方向的引领者,因此必须要着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提高医学生大数据自我教育能力
大数据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已逐渐转向主动向学生提供“选择”和“引导”的工作者,也不再局限于时间和地域,可以随时受到教育和影响。因而新媒体思想教育更具有人情味,更具有亲和力,也更容易得到学生地认可。通过新媒体这个载体,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医学生的真实想法,洞察学生的动态,根据学生的需求与存在的问题,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准确地处理信息,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不断培养医学生应用大数据的能力,转变传统学习思维模式。
2.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创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紧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建设,必须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才能够成为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路人。不断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中更需要与当前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趋势相适应,相比课堂教学的传统方式,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入大数据时代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立体和动态的发展。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利用新媒体平台,如互联网、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上进行互相交流,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有效的情感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因材施教,促使学生能更全面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也可以以新媒体为传播媒介,让学生描述自己对大数据的具体理解,以及自己要如何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面临着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挑战,高校要时刻结合时代发展步伐,不断优化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不断提高医学生在大数据时代下的自我教育能力,创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切实应用新媒体技术,让医学生接受到更为科学、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未来人民健康守护者们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