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军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回民中学,宁夏 中卫 755299)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任何课程的学习都是必要的,既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是对学生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方面的培养,会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有效的学习经验与学习心得。就高中的化学课程教学而言,里面存在大量难以理解的解题方法和化学方程式,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加强学生对于陌生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让学生对陌生知识点有更透彻的理解与掌握,这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功成名就的大人物所取得的成就都与其浓厚的兴趣密切相关。学习亦是如此。兴趣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意识。
化学研究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的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很大的帮助。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现实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为这门课有趣且有现实价值。例如,教师在讲解“硫、氮与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内容时,除了讲解课本上有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联系我们的日常生活情境。比如,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讲述我国硫工业、硝酸工业、氮工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或者我们现如今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如全球变暖、酸雨等。利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情境,让学生了解化学这门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从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行学习和探索的意识。
现实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首先需要有理论的指导,以帮助自身的教学过程更有效。此外,教学中教师也要时时关注学生的行动,关注他们是否有自主学习的表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具备质疑精神。当学生具备质疑精神时,就说明他们在自主学习、消化、思考相关知识点。这是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
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点时,由于元素周期表中具备丰富的信息,涉及各元素原子量的大小、原子半径、原子序数、化学性质等内容,因而在高中化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元素周期表中单个元素的性质与其所在行、所在列的元素的性质有着很多相似点,但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学习时多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将元素周期表记下来,效率低,背得也很痛苦。所以,教师应该运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为学生加强有关的理论分析,明确各元素之间的性质,使其在充分了解和认识之后再进行记忆。同时,在学习“每一列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学习完钠的相关知识点后,让学生去思考镁、铝都有什么化学性质,以及他们为什么具备相同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去质疑、反思、探索和实践。
当学生有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和行动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正面反馈,表达自己对学生的赞美和肯定。这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学好;另一方面还可以鞭策他们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前行,形成一个正反馈的循环,从而逐步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在讲解“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氯元素的认知,引导学生对碘元素、溴元素和卤素元素的特性进行分析归纳,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一旦学生给出一个经过联想推导出的答案时,先不要急于判断学生的答案的正确性,而是要对学生的联想能力表示肯定,给予鼓励。他人的认可对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有重要推动作用,这可以让学生愿意主动去学习、探索,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曾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东西最有效的方式是对问题进行质疑,而不是给学生死板的灌输知识。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学到的东西能否合理的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其产生它应有的价值。这里就必须提到探究课堂导入是否成功,最根本的是观察学生在课堂上能否进行独立的思考,能否进行主动的探究,又或者学生是否愿意自己主动去接受新知识。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一定要对知识进行必要的设疑,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
例如,在学习“氧气”的时候,教师可以在PPT上给学生展示一张激起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里面有美丽的森林,随风摆动的花朵,自由翱翔的鸟和自由奔跑的动物。学生会有疑问,化学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东西出现,感到很困惑。教师适时的提出“大家知道大自然是怎样创造出这样美丽的画卷吗?”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这时候教师在引出这节课要讲授的知识“氧气”,氧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占地壳质量的1/2左右,是使得大自然得以有效按循环的宝贝。树木在阳光下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产生氧,动物呼吸、人类生活都消耗氧气。正是因为这样神奇的循环,才使得地球如此的美丽,所以应该学着善待自然、爱护环境。课堂上进行问题的有效创设,极大地提升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寻找正确答案,不仅将知识顺利的传输给学生们,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学知识是为了什么。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件十分重要且漫长的事,它需要学生不断地自我反思、学习总结、改进提高以及教师的悉心引导、用心培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名重要的引导者,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