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2020-12-08 08:29:23徐多佳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徐多佳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四中学,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4400)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不合理

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枯燥死板,课堂氛围也常常是死气沉沉的,进一步导致学生难以在课堂教学中提起兴趣。另外,由于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缺乏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欲望,学习停留在表面,对知识不能深入理解,导致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低下,削弱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效。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对外界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兴趣,但是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很容易认为学习是单调的、枯燥的,加上青春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在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站在初中生自我认知发展角度来分析,学生很难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在成长中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敷衍的态度,教师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更正,将对教学带来难以挽回的消极影响。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策略

(一)激发初中生的理性精神

在核心素养下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就要在实际教学时激发初中生理性能力,使他们充分看见社会发展方向,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代共同进步,但是一定要分清虚拟和现实,使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对自己的三观有坚定不移的信念。

例如,在教学网络生活新空间这部分内容时,这节内容和初中生的生活相近,但是,由于家长反感和限制初中生使用网络,就造成初中生对这节内容不喜欢,而且,当教师课上询问学生怎样使用网络时,学生还会很反感,就会想老师是不是在打听自己的生活呢,为了更好展开教学,教师可以把互联网与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到被理解了,这样学生就会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就能轻松地把这节内容轻而易举地传授给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收获知识。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放映网络时代的一些视频,提问学生—通过这个视频你们了解到了哪些呢,学生就会回答,我们的国家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实现了网上购物等等,学生在自由的讨论声中,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了课堂的学习状态,达到了畅所欲言、敞开心扉的状态。

这时,教师就可以恰时提问:“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网上购物时发生过令你不开心的事吗,”自然就会有同学回答:“每次双十一,我妈妈都会买很多东西,有些东西便宜,但是有一些东西也很贵。”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引入新课,告诉同学们一定要有理性的精神,用理性看待事物。

(二)激发初中生的法治理念

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主要是为培养初中生的法治认知,让他们重视保护自己,知道大家都生活在法治国家,遇到问题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了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有效地实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学做守法的公民这节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让班里学生详细阅读课本内容,以其中的案例开展课堂教学。该案例是说17岁的初中生持刀抢夺被判刑,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案例给学生设置问题。如这名初中生的抢夺行为对吗,他受到了什么样的处罚,等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讨论。最终学生就会总结:他的行为触犯了我国的刑法,他会受到刑法的制裁;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立即报案。

这时,教师接着再进行提问:“你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这样的行为应向警察报案,那么,如果你遭遇了碰瓷,可是你又急着离开,碰瓷的人向你要几十元呢,”有的学生就会说给了,因为钱也不多;也有的学生回答说不给,要抵抗这样的行为,因为这也是犯罪。当出现意见不同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讨论,这样他们的法治观念就会深入内心,法治意识越来越强,会懂得法不容情,进一步提升了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三)激发初中生的政治认同

在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想要让初中生把这门课程学好,就需要激发他们的政治认同。学生只要有了这种素养,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取得良好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各,融入合适的时政要闻,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制度,并对这些制度产生赞同和认可,关心祖国大事,拥有强烈的责任感,从而促使初中生形成道德与法治素养。

例如:在教学和谐与梦想这一部分时,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港、澳、台也是伟大祖国的领土。作为一名中国人,不仅要热爱祖国,更要维护祖国。当带着学生学完教材内各时,也要引入一些与之相关的时政例子,深化他们的时政认同感,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依据问题陈述自己的看法。

在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做最后的总结,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更加地关注祖国,热爱祖国,进一步激发学生政治认同。教师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就将政治认同真正地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使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逐步确立,综合品质显著提升的同时,他们的发展和成长都受到了极为有利的影响。

三、结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进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