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2020-12-08 08:29:23李丹徐建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李丹 徐建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大兴镇大兴小学,辽宁 昌图 112500)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与启蒙性。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与内心情感的主要工具。语文教育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最佳的途径。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大意义

德育,顾名思义就是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的主体中包括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以及社会德育、社区德育等。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标准建设一直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中之重。未成年人从家庭走进小学课堂接受教育,更是这一系列中的最基础阶段。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一句至理名言“学语文就是学做大’。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是教育工作中的首要目标。儿童时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大,但是他们缺乏对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不能够区别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的关系。曾经风靡全国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剧情之中有一段灰太狼抓住小羊以后带回家烧开水煮羊吃的情景这段剧情被几个小朋友模仿,发生了孩童烧伤的惨痛案例。所以新时期也给我们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问题。互联网技术时代,科技讯息飞速发展。学生们获取知识认知世界的渠道来自方方面面,不再只是单纯地依靠老师的三尺讲台,所以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除了教授学生掌握日常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人文素质,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化学习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和价值。我们的责任很重,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做好他们的引路人、指明灯。小学阶段,是整个人生的关键性成长阶段,让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学习的点点滴滴中积累正能量的道德观体系。

二、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营造德育氛围

众所周知,环境影响人,也塑造人。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重视自身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不断增强自身的品德素养和综合能力,给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与此同时,在语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上,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学习的具体实际出发,将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融合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上,积极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创设巧妙、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同时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融合到语文教学内容当中,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德育教育思维和理念的渗透和熏陶,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使得小学生在积极、正向、乐观、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与品质。

(二)抓住学生个性

众所周知,小学生个性活泼,好奇心强,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探索未知的事物,因此,在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给小学生传授德育知识,杜绝“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手段,让小学生能全面了解和认识德育知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情况、学习能力等有一定的了解,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德育内容,让其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相符合。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设计一些趣味性较高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至课堂,如:“同学们,你们可曾踏过美丽壮观的狼牙山呢?我们一起来描述一下狼牙山的特点是什么呢?因为什么事迹而闻名于世的狼牙山的五位壮士最终有没有将敌人打败呢?”如此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跟着语文教师步伐走进狼牙山五壮士课文。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将课文中一些描述人物神态、言行等句子进行重点讲解,如“同志们!用石头砸”“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语句,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渗透德育内容,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够让小学生理解和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常怀感恩之心,给予生活更多的热爱。

(三)实践渗透德育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德育渗透除了在课内进行外,还可以延伸到课外,以此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阶段,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定期组织小学生开展趣味浓厚、丰富多彩、有吸引力的课外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而且还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达到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日常和社会文化实践活动中,使他们更好地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在提高小学生抵御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能力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对相近的其他文章进行阅读,如《一个苹果》,随后阐述自己读书的感受。最后,教师还可以以“爱”为主题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朗诵会,或一份手抄报,或一次爱国主义演讲比赛,同时也可以参观社会举办的各类书画展、摄影展……,小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既可以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

三、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必须要了解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能够紧密贴合语文学科特点,切实加强教材引导工作,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也应当发挥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教师必须要与学生进行紧密的沟通交流,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