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物课的教学效率

2020-12-08 08:29:23章晓茜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章晓茜

(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贵州 大方 551600)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职学校面临的挑战也随之严峻,尤其是生物教学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中职学校的生源,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经过初中毕业考试就进入中职学校,她们的文化知识薄弱,而生物学科又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科的教学效率,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

一、现阶段中职生物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有限

中职学生多数都是初中毕业,中考时因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而被普通高中拒之门外,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而生物学科又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中职生物学科涉及的实验内容居多,这就导致学生不能提前预习,不能自主学习。

(二)教师注重知识理论培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中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宣讲,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很多时候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甚至敷衍了事,严重影响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二、如何提高中职生物课的教学效率

(一)在生物实验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生物实验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将学生的注意力导入到生物实验课堂中,比如:在教学前搜集与本次课程有关的小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呼吸作用”这堂课中,采用演示实验导入课程,利用广口玻璃瓶放入小白鼠,在广口瓶的瓶口放入带有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另一端放入装有水的水槽,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经过小段时间后,水槽中水的颜色开始改变,逐渐由原来的蓝色变成黄色,通过变色实验结果,利用他们对这一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迫切地想弄清楚这一奥妙,让注意力集中到溶液变色的焦点之上,产生强烈持久兴趣,估计他们积极讨论思考,并引导他们从呼吸作用的原理和实质去考虑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设置提问等方式引起学生学习注意

生物课程以提高生物素养为目标,学生的探究始于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探究性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是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重要途径,而问题的设计就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提出富有吸引力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并解决,比如:为什么西瓜会有无籽的,后续又如何种植?比如提问为什么我们有许多地方长得像父母?再让学生考虑为什么父母都可以卷舌,而子女中有不能卷舌的?这样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对本学科产生兴趣,进而深入思考,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学习。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探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和现代教育理念的集成,不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而且画面动感,让学生视听同步,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逼真的学习情景,教学内容形象化,优化教学环境和氛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体现在可以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教学空间和时间,延展课堂内涵。课堂上合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适当使用挂图、标本、模型等进行教学,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增加课堂信息容量,突破教学难点,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四)自行划分学习小组,互帮互助,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我们的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并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学习预期,让他们在学习中树立信心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满足。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创造思维,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组织、交流、团队协作的能力,并在团队合作中激发学生良性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团结互助。比如:在学习《花的结构》时,对花的主要部分大家众口不一,为此可分组让学生展开讨论,并积极进行户外收集,形成组内观点,并找出理论知识证明自己的观点。采用随机抽取、小组推荐、自主举手等方式自由发言,再进行小组辩论赛,让学生了解花的构成要素,最后充分证明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明确花冠的作用。但是在分组学习中,教师要进行适度指导。掌握好介入指导的时机及分寸,既不能扼杀学生对问题的个性化认识,又不能让学生丧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偏离分组学习合作的方向和目标,对老师表示依赖心理,影响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生命,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让教学和学生发展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益求精,探索生物科学的奥妙,学生才能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社会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