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体验式学习,创建活力课堂

2020-12-08 08:29:23黄平仁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黄平仁

(江西省崇义县金坑中学,江西 崇义 34131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增进学生体验,促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还要引导学生亲历教学情境,参与数学活动,探究数学规律,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动手操作,获得感悟、情感、认知体验,实现知识的内化。另外,教师选择的素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一、体验式教学概述和优势

体验式教学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体验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数学本身是一门复杂、抽象、逻辑思维非常强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实施体验式教学,加强了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更好地推动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发展。其次,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充分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构建师生关系。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促进直觉体验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能实物展示的,不用图片呈现、文字叙述,能动手操作的,不依赖于视频,从而让学生获得最真实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依托教材,将案例改成操作体验,让学生记时间、比数据,感受其中的变化规律,抓住数学的本质。

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图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点蚊香,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蚊香的剩余长度,感受燃烧过程中蚊香长度与时间的关系,学生写出表达式,再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等方式,加深了对一次函数图像的理解,抓住了数学知识的本质。

又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如何测量旗杆”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学校升旗台上的旗杆有多高?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如果让你去测量,你会采用怎样的方式?你采用这种方式测量的原因是什么?在带领学生正式学习前,先让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思考。有的学生会想到用标记的方法来测量升旗的拉绳,从而测量旗杆的高度;有的学生会想到利用小棒及阴影和旗杆及阴影的比例关系来求旗杆的高度;这些都是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后得到的结果,对于这种开放性问题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课堂教学到生活素材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于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才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提出启发问题,促进抽象体验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浅层次的问题,而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串,让学生的思维由简单走向复杂、由浅表走向深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如在教学《不等式的性质》时,我在黑板上写出不等式-3x-5 ≤-4,让学生思考在两边同时加5,可以转化为,根据是什么;由a

(三)开展实验操作,促进探究体验

教师要通过数学实验,引领学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让数学与生活有效连接起来,实现做与学的有效融合。教师可以把量角器、尺规、实物作为实验器材,探究数学规律,解决生活问题。

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实验探究天平两端相等的规律,并抽象出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师拿出4个质量相等的米袋,在左边托盘上放3袋,右边放1袋,并在右边托盘上放两个5克的砝码,此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学生上台操作,在左右两个托盘上同时拿掉1个米袋后,学生会发现两个米袋的质量正好等于两个5克的砝码,以此求出1个米袋的质量。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米袋质量为x,列出操作中相关的三个方程式:3x=x+10,2x=10,x=5。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归纳出等式性质,称出一个米袋的质量,其实也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实验,经历思考、解决的过程,促进技能提升、方法内化。

又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反比例函数”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性质的基础上多给学生进行习题的训练。比如:在反比例函数y=1/x中、当x1 <x2时,其所对应的函数值y1和y2的大小关系如何?教师让学生直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大于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来进行解题。结果发现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并且无法理解解题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将需要进行思路的调整,采用更简单的方式,比如:特殊值代入法、图像法,来给学生讲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接受程度会大大提高,解答这道题目也给学生在做其他类似的题目时提供了更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四)运用当堂检测,促进反思体验

一堂课结束后,教师如果仅问学生“有何收获”“有何疑问”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内化知识。

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求代数式的值,其中x=1/2。②求代数式5(x+2y)-3(x+2y)+8(x+2y)-4(x+2y)的值,其中x =1/2、y=1/3。”解题时,学生可以设x+2y=m,将原式简化成5m-3m+8m-4m=6m,再代入求解。仿照以上方法解答①问题,我们可以合并同类项:3(x-y)-6(x-y)-8(x-y)。课堂检测可以让教师获得反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促进学生反思,帮助他们内化知识。

三、结语

总之,数学老师不能简单地教书,而应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并通过有效的活动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听、做、想等能力,提出渐进式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并鼓励学生独立构建数学知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