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12-08 08:29:23官忠华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官忠华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第一中学,黑龙江 绥芬河 157399)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的不断升级,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逐渐清晰明显。为适应时代发展,学校的教学目标也必须随之改变,更为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趋于培养全面发展型学生。但众所周知,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为了最大程度上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师还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有效方法,教师一定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践行分层教学模式的积极影响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这一学科的综合难度较高,既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又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譬如反应能力与计算能力。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上是有不同的,传统不分层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还会在统一的教学中逐渐拉大学生间的差距。因此必须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践行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的不同来划分层级,并且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分层教育,扬长避短。这样一来,表面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其实不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差异,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普遍特征与独特风格,整理出对应的教学方案与目标。从长远来看既调动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课堂积极性,又优化了教师的资源配置,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传授与学习效率。

二、实际分层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应用分层教学后,学生按照一定的特定因素而被分化到同一组,但可能由于性格问题或关系不熟等原因,并不能团结合作、组别的凝聚力明显不足。因此为增强各种组间的竞争关系,可以课后为各组别评分并排名,在促进竞争的同时也可以增强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与相互配合。学习优异的同学会关心小组成绩,在努力提升自己成绩的同时帮助组内成绩不好的同学。部分学困生也会为了集体荣誉而努力学习。

三、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就有的教育理念,也是延续至今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不断提升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并且,随着应试教育的压力不断增加,教师更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改善教学效果。

(一)以了解学生为基础,进行合理分层

分层教学就是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作为载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学习的热情,还能提高学习能力。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这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接受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当然,教师在进行分层时不能仅仅依靠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了解和观察,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制定一个全面且具体的教学策略。数学世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教师还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进行合理分层。例如,学生对立体几何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在进行立体几何的教学时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划分,还要引导学生完成综合能力较强的作业,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考虑,采取针对性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就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分层教学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尽可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满足感。不仅能如此,还能引导学生学会分层教学。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还要采取针对性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例如,学生在进行综合性练习时,教师就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回答,这样就不会打击学习弱一点学生的自信心,还能获得解题后的成就感,推动教学任务的完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断缩小学生们之间的差距,提升教学的整体水平。

(三)注重评价鼓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是塑造人格的阶段。对于初中这个年龄的学生来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还不全面,生理和心理也不成熟,教师对学生及时地进行鼓励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鼓励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鼓励。但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并不能以成绩来衡量一切。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身上寻找闪光点,让学生获得成长的喜悦。例如,学生在获得点滴进步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还要进行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这样一来,学生还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客观、具体的了解,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还能引导学生不断突破自己,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端正学习的态度,不断培养全方面人才。

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担负着引导学生积累知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任,教师应创新日常教学思路,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