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重庆 涪陵 408000)
为了能够保证学生正常地学习知识,能够确保学生在家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积极地开展各种线上授课活动,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秩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该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通过线上教学等手段加强课程教学,要把握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话题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源自于学习兴趣。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首先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可以有效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兴趣的推动下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求知活动中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的展示,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究,确保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状态。例如,在学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一课时,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一学生而言,他们可能很难理解生命的含义。为了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生命是崇高、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他们播放5·12汶川大地震救援的纪录片,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会不畏千难万险抢救埋在废墟里的人”“一些埋在废墟里的人为了生存会食用自己的排泄物,这样的行为你能接受么”等。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课堂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对生命产生敬畏心理,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同时,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开展课堂知识探究,进而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推动信息化教学任务高效完成。
今年初,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除了安排一定的线上课程外,教师肯定需要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那么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可以尽量多样化,这样才能够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教师可以为学生适当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也可以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进来。很多的学生在家中无法上学,在情绪上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在学习到“情绪的调节”一课时,教师就应该把握这部分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调整自己情绪的实用小方法,也可以借助班级群等方式让家长了解一些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另外,可以借助和教学相关的内容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比如让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的报道和自己知道的感人事迹,上课的时候请同学分享交流,也可以让学生课下完成我为白衣天使画幅画或者唱首歌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等等。作业的检查方式可以以微信拍照或者视频录制打卡的方式进行,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时间紧、任务重是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教学难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对教师而言难度并不大,难的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透彻地消化教师所传授的课堂知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这一教学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延伸,可以帮助学生高质量完成课后巩固任务,实现学生透彻消化课堂教学知识的教学目的,以此加快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将教学情境生活化,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让道德与法治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多样化的情境植入,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如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小品表演、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讲故事等,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
为了能够确保道德与法治课程正常地开展,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利用多种学习平台来开展线上授课。在线上授课开始前也可以为学生制作一节课的微视频让学生观看和自学,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预习,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在线上上课时听课会更有针对性,教师的教学也会变得有的放矢。在授课中教师可以利用软件的一些功能,积极地和学生互动,学生“上台”回答问题、交流想法,避免教师的一言堂。
总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地把握住时事热点内容,结合教材的目标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受,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有效地开展线上课程教学,利用好网络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