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20-12-08 08:29:23艾尼瓦尔沙塔尔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艾尼瓦尔·沙塔尔

(新疆广播电视台,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前言:新媒体时代下,微博、微信、手机新闻客户端充斥着人民日常生活,改变了新闻传播路径,使广播新闻记者的工作内容与形式变得更加复杂。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素质可直接影响到信息传播质量,会更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要新闻记者在坚持新闻报道原则的同时,还要学会各类技能,增强自身的新闻敏感度,转变新闻记者岗位传统角色,更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一、新媒体环境下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影响

(一)改变新闻传递路径

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路径与网络技术紧密连接在一起,使新闻可以满足不同人群信息交互传播要求[1]。新闻信息通过日渐完善的互联网平台不断汇总与交融,广播新闻记者借助互联网收集新闻素材也已变成常态,新闻传播路径发生了巨大改变。

(二)改变广播电视新闻传统工作内容

在广播电视新闻传统工作中,记者需筛选信息内容,对真实信息进行报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传递给受众,但与受众的互动与交流较少。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新闻记者工作与受众互动日渐强化。举例而言,微信是当下用户数量最多的社交软件之一,也是新闻发布与传播的重要平台。在微信平台上,记者可以与受众进行多样化与即时化沟通,用较短的时间接受新闻反馈,使新闻报道内容更加满足受众多元化要求。

(三)改变受众观念

在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记者占据中心地位,掌握新闻传播内容与传播路径[2]。在新媒体时代下,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占据的地位日渐重要,使广播电视新闻工作必须坚持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而受众也不再一味追寻新奇信息,而是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与社会现象。

二、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一)严遵真实客观的原则

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仍需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作为自身职业原则,牢记记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确保新闻报道形式与内容更加公正、客观,能够引导社会大众的价值观。

(二)具有超强的新闻敏感力

新媒体技术使各类信息数量急剧增多,受众对面对良莠不齐信息时,往往会被错误引导[3]。为确保广播电视新闻作品质量,不仅要使新闻内容具备一定的吸引性,还需新闻作者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新闻敏感力与洞察力,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具有亮点的新闻价值,确保新闻作品竞争水平。

(三)具备更高思想政治水平

新闻报道质量与社会稳定存在密切关联。就目前来看,社会媒介格局发生巨大改变,社会新闻环境变得愈加复杂。作为广播电视新闻作者,应当自觉遵守社会责任,具备更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在新闻报道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场原则,剔除互联网信息中的假内容,保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弘扬社会正气。

三、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素质的提升

新媒体技术的日渐成熟使得受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新闻传递过程,社会导向受到各类风向影响严重。为确保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能够承担起传递新闻的重要职责,需要日渐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综合素质,确保记者能够将自身工作岗位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记者是新闻采访与编辑工作的执行者,需要借助专业方式,从被访问者口中获取有效信息,其专业素质可直接影响到新闻内容的质量。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记者需要深入基层,到处走访,切实听取民众的真实想法,写出更加优秀的稿件。同时,新闻记者也应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将各类信息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加工处理。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需经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增强自身专业素养。注重鉴别信息的真伪,保障新闻内容的真实性[4]。坚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与锻炼自身的采访技巧、写作技巧,对新鲜事物与新闻的敏感度,使广播电视新闻内容能够更好适应新媒体环境。

在互联网技术与平台的日渐发展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具备完善的专业技能,还需利用日常时间学习互联网与各类客户端的操作方式,确保报道出的新闻作品形式丰富,进一步扩大新闻内容覆盖面。将先进技术掌握水平作为选拔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人才的重要标准,使广播电视新闻内容与新媒体时代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与此同时,新媒体环境使广播电视新闻行业更加复杂,记者工作被各类利益充斥。在成为高素质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时,还应始终保持高尚的节操与道德责任感,增强记者思想政治水平,确保记者能够始终以人民利益为主,为人民发声。制定出更加完善合理的新闻记者岗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满足新闻记者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确保其能够坚持与发扬记者岗位基本素养、爱岗敬业,诚实为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也能够坚持新闻传播质量,高效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发展路径。

总结:总而言之,新媒体环境使得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增强新闻媒介的权威性与公信力,需要播电视新闻记者能够努力提升自身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感,保障广播电视新闻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