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维恒
(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锁南镇伊哈池幼儿园,甘肃 临夏 731400)
纸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幼儿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启蒙时代,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在进行纸艺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游戏精神进行渗透,促进学生的审美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纸艺活动的趣味性,而不是技能的培养。
幼儿的年龄通常处于3至6岁之间,而纸艺活动对于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并在纸艺作品造型的形成过程中,会用到不同的工具和技巧,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在进行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充满趣味性的内容,提高幼儿对于纸艺活动的兴趣。在进行纸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进行游戏精神的渗透,并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并与幼儿的生活进行密切联系,提高幼儿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兔子、青蛙等小动物,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主题活动的设置,教师可以让幼儿将生活中观察到的小动物作为活动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自由发挥,用纸折出小青蛙、小兔子等形象。幼儿在作品完成后还可以进行角色的扮演,扮演自己作品中的动物,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幼儿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多方面的成长与进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不同领域之间的渗透。因此,在纸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局限于纸艺活动的游戏精神和趣味性,还应该重视纸艺活动的教育意义,在进行教学环节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其他领域的元素进行结合,让纸艺活动的开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许多幼儿喜欢听童话故事,教师在进行纸艺活动的开展时,可以以童话故事为主题,进行纸艺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利用纸艺剪出童话故事书本中的花草树木或者人物有关的工具等,同时渗透童话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灰姑娘这一则童话故事,作为活动的主题,教师可以让幼儿分为两组,一组是男孩,用剪刀等工具制作出王子骑的马和宝剑等童话中人物的道具,一组是女孩子,用剪刀为工具制作花草和小动物等童话元素。教师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渗透故事背后的寓意,正是因为灰姑娘一直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最终可以遇到王子,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渗透,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进行纸艺活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对于纸艺课程有抵触的情绪,通过调查,原来学生抵触情绪的来源很多时候是因为幼儿园课程内容设计比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进行活动的兴趣[3]。所以,在进行纸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游戏的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许多,幼儿喜欢丰富的色彩,教师在进行纸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些颜色鲜艳的游戏情境。再如,有的学生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或者熊出没等动画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喜羊羊以及熊大熊二等动画人物的剪纸活动。在儿童完成剪纸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营造在森林中的情境,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对纸艺课程的兴趣。
在进行剪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提供更多的剪纸材料,这种方式主要有两个好处:第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观察与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可以对各种材料的性质进行了解,并结合自己的创意,进行美术作品的创造。例如,在美术活动《春天的树林》中,教师可以将报纸变成孩子手中的画笔,并利用纸团,蘸上颜料在树干上印上树叶,通过不同的手法可以将树枝上树叶的茂密与稀疏以及树叶的色彩进行生动的表现,使幼儿纸艺课程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建立多个层次的评价,使幼儿可以对自身进行客观的认识,并获得更好的发展。一个完善的评价应该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第一,幼儿的自我评价 ;第二教师的评价,以及幼儿之间的互相评价,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趣味性游戏的方式。例如在进行折纸课程小小扇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鉴赏的游戏活动,将每一个人的作品进行排列,并让每一个幼儿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对这个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幅作品,喜欢这幅作品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成长,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纸艺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通过游戏精神的渗透,可以让活动变得更加有趣,提高幼儿纸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以及学习的特点,进行纸艺活动的设计,从而使纸艺活动变得更加趣味化和游戏化。除此之外,教师要将游戏化在纸艺活动中进行有效渗透,还要运用多角度、多角度的评价,并适当对幼儿进行鼓励,提高纸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