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命价值的体现
——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寻和思考

2020-12-08 08:29:23刘思文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刘思文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园镇郭滩学校,宁夏 中卫 755000)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同时,要求学生脱离课堂之后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而课堂是学生和老师生命价值的体现,其高效与否与老师的教学价值体现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将从生字词、古诗词和阅读理解这三个部分入手,讲述对语文高效课堂的探寻和思考。

一、提高小学语文生字词课堂学习效率的探寻

每个学生在最初学习语文时,最痛苦的莫过于生字词的学习,无论是学习其读音还是笔画,每个学生都有着难忘的记忆过程,不仅要不断重复的记忆和练习,还要应老师的要求一个字词写到不厌其烦,这很容易让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既有效率又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呢?

首先,在学习生字词的过程中,老师要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字词的意思,让学生在理解中记忆。另外,强迫学生抄写多遍字词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但是,不抄写的话,要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他们的笔画呢?老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平均情况布置抄写任务,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练习,而老师将在规定时间之后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掌握不好,将会有额外的任务等着他们,这样让学生自己学习,既可以节约学生的时间,也使学生对字词的学生不那么抵触。

在学会字词的读写之后,为了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老师要教会学生遣词造句,将所学的字词用在一个完整的句子当中。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让学生用刚学的字词来造一个完整的句子,既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锻炼,为日后的写作课程打下基础。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能力的探寻

小学生在初学语文时,其阅读能力很薄弱,因此,老师在阅读中的引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生阅读时,老师一句学生一句的教学方式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事实上,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先自行阅读,自行理解,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某个句子或者段落的影响,老师可以在学生分享之后进行点评,既要肯定他的积极性,也要指出其理解出现偏差的地方。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充分调动自己的思想,积极思考,有助于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除此之外,优秀的教师懂得合理利用课后习题的作用。语文教材的编撰者往往是最懂学生心理的,其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即与课文和考试密切相关,同时也不会超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老师能够有效地运用课后习题,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老师在讲新课文之前,可以给学生们布置预习作业,结合课后习题阅读课文,尽可能地找出答案,然后老师讲完课文之后,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该如何改进等,如此,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学习效率的探寻

小学时期的古诗词都是浅显易懂的,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可以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先要引起学生对其的兴趣,然后让其自行理解,如果有疑问,可以统一提出,之后再由老师统一讲解,如此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诗词教学的课堂效率。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提问,能够加深对诗词的印象,有利于其后续的诗词背诵。

以往的诗词教学往往是老师简单地介绍人物背景,然后逐字逐句地分析,学生机械地记忆,过程往往枯燥乏味,学生对诗词的兴趣也大大地降低,从而影响他们整个语文的学习。因此,教师不能局限于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而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采用各种方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从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传授知识。但是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因此,语文教学更要注意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过程和方法的有机结合。除此之外,要知道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既要因材施教,又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水平的目标计划。在教学中要结合班上大部分学生的水平,不可过度拔高,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语文教学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其中最为重要的其实是老师自己的态度。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老师要有积极的态度。除此之外,摸准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就是兴趣,,巧妙运用语言技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奠定基础,也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