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衔道高山完小,贵州 湄潭 564100)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口语教学开始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板块,这也足以体现出口语交际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口语交际的过程是一项动态的过程,它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品质,因此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转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常情况下,学生每周都有一次口语交际学习,与语文教材的编排大致相同,这样一来学生练习口语交际的时间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证,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口语教学的时间都不是很多,甚至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根本就没有设计专门的口语训练,同学们也只有在阅读和作文课上才有交流的机会[1]。
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都会通过“小组合作”和“现场讲解”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但是还是有很多老教师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展开口语交际教学,他们没有办法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推行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一来教学的有效性就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小组合作是一种互动性的学习方式,小组学生可以通过互动交流获得个人合作交流能力的提升,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交际性,而且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进行扮演也是独特的情感体验,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使用这种方式,口语交际是作文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学生很容易将这种方式与写作文相混淆,这样一来口语交际的作用就无法真正地发挥出来[2]。
口语交际训练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二年级上册语文的口语交际材料中有一章主题为《我做过帮助别人的事》的材料中就讲述了上帝向孤苦无依的人们发放食物和勺子的故事,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比如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残疾人士自己应当怎样做?二年级的学生对残疾人群体还不是很了解,由于生活中没有关注过残疾人群体,也无法真正地理解残疾人群体的苦衷以及和他们交流的方式。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借助多媒体平台来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具体地可以通过播放盲人小孩的视频,让学生对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等进行观察,从而对残疾人有初步的了解,并产生帮助他人的愿望,接着再模拟这样一个场景:你在超市之中看见一个盲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拉近与残疾人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3]。
学生日常生活中切身体验的事情以及学生亲眼看见过的事情都可以被当做学生口语交际的素材,并且为了更好地保证口语交际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喜欢看的电视剧”的角度出发来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素材,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真正地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缺乏生活经验的积累,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口语练习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以此来扩宽学生获取素材的渠道,像“口语交流会、辩论赛”,不过教师在开展活动时也应当注意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确定训练话题,训练的内容也一定要保证真实性,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地把握内容[4]。例如,在写《我的爷爷》这类文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用真实的口吻来描写自己的爷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着手来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把握写作方向。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并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这样一来就会直接导致课程教学的过程无法顺利开展。要知道有些孩子性格本来就比较内向,要让他们主动表达自己是很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多给学生鼓励,让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另外,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写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从审题、拟题、立意等都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口语交际课堂应当是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的、开放的平台,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是学生的指路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