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2020-12-08 08:29:23杜兴莉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杜兴莉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衔道高山完小,贵州 遵义 564100)

前言:语文作为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阅读和写作,所以想要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关键还要从教学方法着手,通过结合当前学生实际,以及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并提出几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六年级意味着小学阶段即将结束,新的学习生涯即将开始。初中无论是学习科目还是学习难度都有了明显增加,而学好语文又是学好其它科目地重要前提,因此,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就显得尤为关键。当前,小学生们语文学习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阅读量少,这就导致阅读理解能力差,写作表达能力不强,学生阅读量少是由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些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课堂阅读时间少,阅读缺少连续性,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还有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电子产品的冲击,现阶段学生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和途径日益便捷化,互联网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影响巨大,阅读对他们来说远不如电子游戏和小视频那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难以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较好的阅读积累也就无法进行高质量的写作,同时,在一些阅读理解题上也极容易丢分;二是灵活应用的能力不强,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文言文、古诗文的比重逐渐增加,学生对某些文言文中特定的字、词意思不理解,体现在考试时无法有效应对;三是书写应用能力不强,很多字有印象,写不出来,心口的想法无法通过恰当的词句表达出来。四是课堂阅读交流机会较少,课堂多以知识的讲解为主,纯粹的阅读时间较少,而且阅读缺乏连续性,无法有效进入深度阅读。

二、提升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阅读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六年级,着重培养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而这些都需要良好的阅读来支撑,众所周知,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远的,阅读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人的理解能力,同时对个人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自我情绪的抒发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能更好地让学生领略文本的中心思想,领会文字的奇妙与精髓,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以及文化内涵,为终生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如果没有大量而有效的阅读积累,就无法领会阅读内容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同时没有大量的阅读,意味着字、词、句、段的积累少,写作时无法高效输出。基于学生阅读兴趣以及阅读量都不足的前提下,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以生本对话的形式实现深度阅读。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之前,老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去收集关于作者或是作品主人公的相关资料,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同学提前阅读并概括中心内容、人物特征等,之后再在课上进行班级间的交流,包括但不限于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主人公的成长背景、性格特征、个人经历等等。可以总结成读后感,也可以制作成人物形象卡片,不拘形式和内容,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了解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随后,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比如,这本书中主人公遇到了哪些困难?哪个环节的故事最打动你?为什么?假如你是主人公,在无人的荒岛中该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鼓励学生们将自己代入主人公写一篇读后感,在这过程中就激发学生们强烈的探究和走进文本的兴趣,使阅读活动开展起来更富成效,再由点及面,延伸、培养、巩固其阅读兴趣。

(二)结合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

到了六年级,学生间的差异已经很明显了。有些学生表达能力强,有些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有些学生不爱阅读,理解能力不佳,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通过阅读、理解、写作、基础巩固等进行划分,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或是课堂教学的侧重点上有所区分。针对阅读基础薄弱的同学,通过联合家长打造书香家庭的形式促进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布置一定形式的课后任务,可以对阅读中的精彩内容,字词句段进行摘抄,可以概括章节的主要内容或是中心思想,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做联想式尾批等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从生字、词的默写和古诗文的背诵着手,成立基础巩固小组,依次过关。针对写作能力不强的学生,要针对写作能力的提高着重培养,比如面批作文,鼓励学生每天写简短的日记,或是通过积累好词、好句、好段的形式来提高其写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六年级是重要的过渡阶段,随着语文教学的方向进一步明晰,语文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就学习层面来说,考试分值已经充分说明语文的重要地位;就个人发展层面来说,与语文学习质量密切相关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输出能力是个人生活与工作中,以及人际交往中所必需的重要技能之一。很显然,语文素养的提高,一是依靠阅读的积累,二是依靠写作的提高。基于此,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当下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的形式与途径,切实提升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