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振春
(榆树市博物馆,吉林 榆树 130400)
任何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都离不开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而且两者举足轻重,缺一不可,相互配合共同成就了一部完成的影视作品。而所谓的影视艺术只不过是一种意识实体,这种意识实体由各种艺术因子相互组织而成。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完美结合,使得影视作品在播放的过程中,给观众带来一种身临其境一般的感觉,仿佛亲身参与其中,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无法自拔。美术设计的内核给人仿佛真实的平面感觉,然而光影艺术则美术设计不同,它给人的感觉是仿佛真实的现实幻觉,但是事实上,两者在某些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的。所以,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在所模拟的自我意识不是隶属关系,在两者的促使下模拟的自我意识早已经分开,挣脱了本体自我意识的束缚,观众所感受到的模拟自我意识悬是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一种表面错觉,如果对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内核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其实是相互统一的,他们的相互统一共同组成了开启观众艺术幻境之旅的大门。
通过对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内核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不仅内核统一,而且还具有一样的衍生内核。其实我们都知道,光影艺术的工作与美术设计工作一样,他们在影视作品的设计过程中都是呈现游离状态的,具有离散性,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种离散的表象在影视作品中体现的具有连贯性呢?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没有七零八散主要是因为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自身的那种艺术学的内聚性。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不管是表象还是意象都时刻保持统一性,这主要是因为影视作品对于原始文本的特殊要求。美术设计给人仿佛真实的平面感觉与光影艺术给人的仿佛真实的现实幻觉具有内聚性的统一,它们使得影视作品变得熟悉而又具有吸引力,使得观众能够无法辨别出影视与现实的不同。
所谓的艺术设计学,从字面上来看,无非就是艺术、设计的融合,艺术设计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实用学科,它所体现的是艺术与设计的完美统一。其实我们都知道,影视艺术实际上就是借助于陌生视觉氛围所产生的一种不一样的认同,显而易见,这种不一样的认同和现实的镜像是不一样,所以,要想让观众能够被影视艺术所吸引,在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一如既往喜欢此影视作品,就需要结合当代视觉效果技术,通过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来重点打造艺术的内涵统一。此外,无论是外在还是内涵都必须具有统一性。借助于现代视觉效果的大平台,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逐渐完成艺术内涵的统一。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设计的交叉学科,所以影响它的因素比较多,而且多种因素可以相互结合而形成更为复杂的影响因素,之前对艺术学进行研究的时候,所侧重的主要是艺术学静态方面,所以,这篇文章主要相同艺术设计学的动态方面入手展开深入的研究。
一部完整的影视艺术作品处处体现了光影艺术的动态性与美术设计的静态性,两者缺一不可。为什么很多的观众都喜欢看动作片呢?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主要是因为动线与动势的完美结合所产生的效果。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其实也具有动线与动势的融合性。
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中的动线与动势是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中动作设计的基础前提,在此背景之下所产生的影视作品更加的深入人心。在此过程之中,光影艺术借助于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等来体现外物运动的过程,而美术设计则借助于图形、色彩等来体现运动过程,两者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创造出了一部完美的影视艺术作品。
随着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完美结合,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被人们所熟知与喜欢。可以说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是两位魔术师,它们把视觉效果展现淋漓尽致,丰富多彩。在艺术设计学的大背景之下,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融合成了一种超文本艺术。
所谓的超现实性指的是影视艺术追求的一种境界,超现实性认为影视艺术应该具有灵魂,不能只是一副空壳,途有外表没有内涵,它应该清除观众期望与艺术意象之间的障碍,使得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完美结合展现的活灵活现,深入人心,将观众与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融为一体,使得影视作品自然得体,不至于太死板生硬。
美术设计给人仿佛真实的平面感觉,然而光影艺术则美术设计不同,它给人的感觉是仿佛真实的现实幻觉,两者相辅相成,动静结合,使得影视艺术作品活灵活现。两者虽然具有表象上的不同,但是其实内核是统一、融合的,通过对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统一性研究与融合性研究,我们发现,其实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具有超文本性与超现实性,两者深度融合,最终殊途同归,既符合艺术设计的设计学要求,也符合影视艺术的视觉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