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我国传统文化产业的影响

2020-12-08 08:29:23罗艳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罗艳

(贵州省盘州市乌蒙镇科技宣教文化服务中心,贵州 盘州 561601)

一、科技发展对中国固有文化产业的不利影响

(一)传统文化产业缺乏创新,受流行文化影响过重

目前,书法、武术、皮影、年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展现形式,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化,我国的文化作为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内核以及传承载体,是我国人民的信仰。近年来国家呼吁人们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发扬,为及时适应时代需求,我国传统文化产业已经开始逐步转型和创新,以文化旅游为主导,通过深度挖掘与开发,比如国画鉴赏、古董赏玩等内容,但是在信息科技同样也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与影响。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我国以往的传统文化所隐藏的弱点全部都暴露在人们面前,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相对传统和落后,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思想以及观念相对守旧未能及时进行创新,传统文化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不能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同时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缺乏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展现方式逐渐被人抛弃。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技术更新换代之快,使一些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信心。我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不断内化积淀更新缓慢,而如今在新媒体如雨后春笋一般诞生的时代,流行文化正在逐渐影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他们观念还未完全形成,过早的接触网络,不能摆正心态,这既不利于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我们国家文化的继承以及发展。

(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文化传承较困难

除此之外,受信息技术的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意识观念,正在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转变。当前80,90后是我国社会的主力军,这一代人正是生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相比于技术革新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相对淡薄,尤其是自2008年之后,我国开始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与此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文化产业不断增加,逐渐取代了以往的文化市场份额,导致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同时受到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影响,人们的一些行为观念以及价值观念也不断产生了一定变化,对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这方面的意识越来越淡薄甚至是消失,中西方文化一直在对抗,自近代以来文化对抗尤为激烈,但是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意识逐渐出现西化的思想,甚至不认同自己国家和民族使得我国很难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也对我国日后的突破造成巨大困难,基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逐渐解决科技发展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不利影响,进而推进我国历史固有文化产业创新与升级,提高人们的意识。

二、科技发展对中国固有文化产业的有利影响

(一)信息技术有快速广泛性,便于快速的传播文化

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对我国有着积极影响,信息技术是面向大众开放,具有广泛性和开放性,相对的门槛较低,在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时候,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快速的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同时由于其门槛开始降低,可以向社会大众甚至国外友人进行展示,促使国民和世界充分了解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及时纠正人们的错误观念。同时我们还可以将现有的文化产业资源以信息的形式进行宣传,借助相关的信息平台吸引人们对文化进行了解,使得我国不断积淀下来的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使我国真正成为文化中心,增强我国传统文化软实力。

(二)信息技术相对灵活多变,有助于剔除文化糟粕

此外,当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还能够使我们及时将以往中国文化中的糟粕与当下社会相对对比,进行革新。借助多样灵活的方法推动我国现在的文化产业得到发展,进而增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动力以及不断提高的能力。同时通过当代的科技还可以将我国现存的文化产业进行优化,包装以及整合,逐步改变文化的传播形式以及表现样式,及时运用信息化以及网络化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播,同时还可以讲述相关的文化产业的特色,使人们可以直观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同时增强人们对我国文化的信心,从而不断增强我国现有文化产业的软实力,逐步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应影响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使我国真正重回世界之巅,实现我们民族的目标。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帮助了我们快速完成了现代化以及信息化。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也应该稳步跟上,在目前的文化产业中,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所以我国文化产业在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同时,也会面对诸多困境和问题,影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也会促使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快速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进行革新,提高自身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