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梦怡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 100020)
排球运动项目从诞生以来,便广受社会群众追捧与关注,并被引入奥运会正式参赛运动项目。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排球运动具有自身特征,其注重战略部署与团队协作。自排球运动传入我国以后,相继历经排球兴起、繁荣、衰落以及重生等发展阶段,在排球运动发展历程当中,拟定战术指导调节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由此可见排球团队运动过程中竞技战术系统的重要性。而若想最大化发挥竞技战术优势,势必离不开团队的合作与个人作用的发挥。
排球作为一种球类体育运动项目,其最早是起源于美国,在排球项目建立初期被称为“小网子”,随着后期排球运动项目的普及,整个体育项目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则化。随着世界体育项目的整合,我国在排球体育运动项目中也取得较高的成就。从体育价值角度来看,排球运动作为一项团体性活动,其本身具有浓厚的文化导向,特别是在当前受众群体的逐渐增加下,其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力也逐渐提升。排球运动中具备的体育精神,是目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杆。我国排球体育项目的发展意义,不仅在团体活动中得以呈现同时,也通过团队合作来对体育精神存在的这种理念价值进行传达。在国际上举办的体育竞技赛事,排球体育项目在大众视野中的权重性逐渐增加,其也为体育项目自身在新时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效应。通过向传统体育项目存在的价值与排球体育运动进行价值同化,令体育项目所蕴含的体育精神,通过排球体育运动得以彰显,可有效诠释出体育项目存在的理念意义,为整个体育精神在体育事业发展中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
排球运动自引入我国以来,成为发展最好,最具有竞技优势的三大球运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探索,在以郎平等几代运动员的艰苦卓绝的拼搏下,我们不仅实现了世锦赛的五连冠和三夺奥运桂冠的骄人成绩,更使“扎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等信条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特质,成为激励国人和各个行业砥砺前行的精神内核,因此不仅是女排精神,排球精神文化也值得我们加以深入研究,探索其现实意义。笔者在深入解析排球发展史、排球竞技规则和排球运动的现代发展等相关专业书籍与论文后,认为既讲究竞争又追求公平的排球精神,不仅契合我国文明建设要义,有利于社会秩序与公平的实现,更应该成为排球精神文化的基础。
排球运动之所以经久不衰,一方面与庞大的体育运动人口基数有关,更与排球规则的“稳中有变”的规则制定原则有关。对比古今排球运动规则我们不难看出,排球运动规则是当今竞技项目中变化最为平稳的一个运动项目之一。虽然排球运动规则几经探索,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和群众观赏性需求而有了新探索,但基本的规则没有过多变化,而是在呈现形式上出现了沙滩排球、软排球、妈妈排球等,提高了参与人群数量和放宽了参与条件外,使排球始终充满了活力和发展精神,这种既讲求规则又充满活力的排球精神文化特征,是利于我国当前社会活力的释放和大国工匠精神的秉承的。
排球是一项集体性、对抗性运动,现有的世界排球竞赛规则是以国家为单位组织的,不仅比赛激烈、球员间配合、衔接密切,更要求高超的团队协作精神与能力,因此排球比赛不单纯是一场竞技,更是国家精神与体育能力、体育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最能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一项竞技运动,容易在短时间内号召国民在心理上迅速建立亲密无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这是排球比赛中的民族精神所在,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是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容忽视和错过的。因此,排球精神中的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等世界精神和“小我与大我”的民族精神,是利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进入全面攻坚阶段的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发展大局的稳定,因此很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发扬。
结语:当前中国在面临发展与机遇的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在各方政治博弈和世界文化的交融、渗透下我们面临的危机和发展困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的历史事实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长期打苦战的决心和信念。经历几代人排球人的努力,我国成为竞技排球强国,在训练和竞技过程当中形成了丰富而源远流长的排球精神,排球精神的诸多特质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要义是高度契合的,也是符合当前我国正在攻坚的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要注重排球文化的影响力建设,加快着手探索排球精神文化特征及其对我国各个行业发展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