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类生产实训管理模式的探讨

2020-12-08 08:29:23金建刚沈丽华
魅力中国 2020年49期

金建刚 沈丽华

(1.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1806;2.上海大众工业学校,上海 201800)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才需求在不断变化。随着机械设备成为工农业生产的主要要素,现代社会机械类实践和熟练人才的需求很大。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特征是培养高专业水平的实践能力和技能突出的人才。因此,做好高职机械类生产实训管理模式是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极其重要的途径。

一、高职机械类生产实训管理现状与问题

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的转型和现代化,导致中国制造业对机械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加强了教学改革,开设了机械专业,并增加了对实训教学设备的资本投入,以更好地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但是,很多院校在机械课程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目标是研究不足,教学内容的定制偏向,这很容易使高等职业实训装备不科学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低下,不仅降低了高职院校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而且严重消耗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合理配置机械实训教学设备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首先,高职院校机械教学设备的合理配置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设备的效率,同时确保教学设备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职业实训的要求。其次,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设备可以更好地节省教育经费。但是目前在高职机械类生产实训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如下。

(一)管理体系不完善

实训设备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例如,哪个部门负责机械实训设备;管理组织的管理制度是什么?如何熟练地理解和管理设备;如何组织合适的维护人员。这些问题会对正常操作实训设备的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设备的管理没有完整而严格的控制系统和安全的工作程序。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并不严格遵循安全操作的过程,尤其是如果不熟悉设备,盲目使用设备会危害设备的安全;租用设备时,没有记录或存档设备性能;管理体系中没有规章制度,或存在违规现象。这些都是管理不善的表现。

(二)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不强

机械设备在使用时必须按照流程进行,否则存在的损坏机械、人员受伤等隐患。部分实训室的相关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因此缺乏安全操作的意识,导致学生在使用设备时安全教育片面,从而出现学生安全知识不足的情况。尤为显著的是初次参与实训的学生,他们对机械设备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十分大,部分学生因为急于进行设备操作,没等老师清楚讲明或者直接不听老师的说明就进行操作,造成因设备使用不当而出现了损坏,或者精神不集中的而出现了人员受伤的现象。

二、改善高职院校机械类生产实训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高职院校机械教学设备合理配置

1.在对高职机械实训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科学配置是提高机械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高职机械实训质量的关键。传统的机械实训设备主要是CNC车床,而数控铣床通常用作辅助实训设备,通常为5:1,但是由于CNC机械最常用的相对简单的两轴联动控制。从程序角度来看,只能在特定操作中使用少量程序来实现。但是,当前项目的机制通常会通过3D开发。传统机械训练设备的配置比率将无法满足当前的训练需求。

2.优化机械实训设备的配置:如今,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选择数控系统设备,但是数控系统的功能相对较弱,将来有必要购买开放式和数字化实训设备作为主要教学工具。因此,在高职院校选择机械实训设备时,应注意根据基本要求引进开放式机械设备。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促进教学设备和各种机械设备型号的智能配置。让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知识。

3.科学的机械实训辅助设备配置:为了使高职院校机械设备的教学功能和研究价值最大化,有必要加强机械设备的设计和生产能力。辅助设备的配置不足会影响机械实训的效率,机械实训的作用仅取决于适当的辅助设备,好的辅助设备充分利用了机械训练设备的教学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机械需要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并配置的辅助设备以达到最佳状态,以体现实训在特定教育过程中的价值。

(二)加强管理体系

标准化,程序化改进设备管理体系,是完整机械学习顺利进行实际实训活动的基本前提。首先创建与学校实际情况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包括机械设备管理规则,机械设备操作工作流程,设备维护与控制过程以及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整合与机械实训设备控制相关的规则和控制系统。例如:设备使用日志、使用登记表、维护日志,此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调整,并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按照管理制度使用。不仅要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和组织,而且要加强相应的实施。

(三)加强安全管理

机械实训应加强机械安全操作的管理,以尽可能避免损坏设备或对学生造成伤害。安全管理的责任是机械实训设备指导员的责任,学生安全使用机械设备应该在操作前教给学生,重点是使用机械设备的规则。在使用过程中,特别小心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尽量避开危险的地方,并应针对危险情况提供适当的培训,同时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操作过程。在工作期间,学生应注意检查是否根据工作过程正确使用机械设备,以免因操作不当而损坏设备。如果由于学生未能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而导致机械设备损坏,则损坏设备的人员必须根据损坏的大小进行赔偿,并将事件记录在实训协议中,最大程度地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合格的机械实训管理人员必须继续提高管理知识并增强责任感,并注意机械实训设备的管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促进机械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四)建设实训基地,进行仿真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

在高职院校机械类实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设备投资不足和更新困难的现象。且由于壬戌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的设备不足、大型设备落后、技术人才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利用“仿真教学”的思想和观念创建模拟仪器教学系统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符合机械类实训教学要求。不仅可以节省高职院校设备的维护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机械类实训教学的实践能力,并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职业人才。

简而言之,“仿真教学”软件具有交互性强、专业性强和实用性强等特征。“仿真教学”软件在机械类教学中使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方法,使仅教学更具体,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由于仿真软件无需担心安全问题,因此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地学习和练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仿真教学”还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并降低机械类教学成本。因此有必要合理地建立“仿真教学”的内容,将“仿真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并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仿真教学”的作用。“仿真教学”在高职学生机械类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显着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并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但是,“仿真教学”不能用于解决职业教育中的实训教育问题,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因此,应将“仿真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以促进我国高职学生机械类教学的发展。

三、结束语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机械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外,机械实训教学也非常重要。学校应主动培养应用型人才,并通过实训教学作为实现此目标的重要工具。因此,加强对高职机械类生产实训管理,发挥其实际作用,实现规范的机械设备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