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霞
(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价值观念养成的重要时期,班主任作为学生初中学习阶段较为亲密的教育者,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德育创新工作帮助其形成积极、健康、良好的价值观念。
现阶段,有许多班主任班级教育管理思想比较守旧,只重视学生成绩,忽略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班主任作为学生教育的领导者、引路人,若不能给予学生德育工作充分的重视,让学生在面对学校组织开展的德育活动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不仅难以获得有效的思想道德熏陶,也不能在德育活动中形成正确优秀的价值观念[1]。
德育工作是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班级整体教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就目前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现状来看,许多班主任并没有给予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视,或大多数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开展效果不高。还有一些班主任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明确德育工作的实际教育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实施细则,导致德育方式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难以对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影响,不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为保证德育工作的实际有效性,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必须在深入了解与把握工作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合理、有序开展德育工作。但目前,部分班主任不具备将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的能力,忽略德育工作开展的实践性,只是将德育工作作为口头教育工作,对某些德育案例进行单方面反复分析,且没有让学生参与其中[2]。单方面“说教式”的教育方法会直接导致学生德育学习兴趣丧失,不仅不利于学生投入到德育学习中,同时也不利于德育工作有效开展。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只有班主任实现教育思想方面的转变,才能够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班主任还应当积极转变德育观念,从德育工作机制创新出发,使德育工作内容与班主任日常管理内容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同时,班主任需要实现自身德育素养的不断提升,通过学习专业德育知识,了解到德育创新工作的根本内容,从而实现自身德育工作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注重班级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的创新,合理运用赏识教育,充分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发展。
在开展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时,曾经发现班里一位同学刘某某,因父母外出务工,该学生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该学生存在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脆弱、逆反心理强、自信心差、上课不爱听讲、经常开小差、做小动作等,更有甚者,还会偶尔出现与其他同学打架、考试作弊等现象。经过反复思量,我通过电话家访、观察、侧面打听等方式,给家长提出多给孩子通电话、关心孩子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与爱护等建议,并及时与各任课老师沟通,希望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该学生更多的耐心辅导和人文关怀等。除此之外,在多次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该学生虽学习兴趣不高,但责任心较强、班集体荣誉感较强,因此,安排该学生担任班长这一职责,让他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该学生在担任班长期间处处为班级着想、以管理班级为己任,久而久之,促使班级形成凝聚力强、学习氛围浓厚的良好氛围。
为保障教师德育工作目标等进一步确定,教师需要从学生出发,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自我道德发展需要,从而实现德育工作的目标确定与合理规划。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教室内设置一个小信箱,令学生将自身需要投放到信箱内,班主任通过定时开箱对学生思想意识进行及时了解,从而调整德育工作目标。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与自己进行课下交流,从而拉进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道德发展需求与学生可能出现的道德问题,从而进行德育工作目标调整规划,提升德育工作计划性与针对性,最终有效开展德育创新工作。
为实现德育工作目标,教师应当首先改变以说教为主的德育工作方式,选择更为生动且符合学生发展的工作方式。初中阶段,学生容易受到周边道德氛围的影响,产生思想意识转变[3]。在实际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可以从目前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将文化建设与学生兴趣结合起来。例如,初中阶段学生大部分具有英雄崇拜情感,教师就可以从实际中选择优秀个人事例,将其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同时,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自主建设空间,令学生自由地确定文化黑板报内容等。最终利用班级文化开展推动德育创新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道德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应当根据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及时更新改变德育工作观念,对工作目标进行及时调整,实现德育工作的积极创新。最终通过行之有效的德育创新工作策略,实现学生总体道德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