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奉节中学校,重庆 404600)
从根本上看,音乐欣赏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的审美行为,通过传感使听众获取到其想表达的信息,从而使人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慰藉。通常来说,这个过程是由感官到感情,再由感情到理智,以音乐来传递他人的意志,来使学生得到文化素养上的提升。在美学观念的引导下,音乐教学能焕发出更多的活力,许多趣味性的知识内容也能随着教学的创新而一并涌现出来。于是以下从分析问题出发,探讨创新过程中应采取的必要手段。
事实上,所有的学科都与其他学科有一定的交叉,多学科的综合部分在交相辉映下显得如此美妙。对于音乐学科也是如此,音乐鉴赏也可以通过其他学科来完成。在学科交叉的知识框架内,一切都能展现出另外的美感。通过简单的交互,学生对乐理基础能更好地掌握,丰富多彩的体验也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乐趣。于此同时,学生拓宽了自身的知识水平结构,教师进行了策略上的创新,课程焕发出崭新的活力,音乐变得更多元化,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都能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举例而言,教师可以在音乐欣赏课程上播放一些歌手、艺人在没有正规乐器下是如何利用杯子等物品实现音阶与节奏的,比如周杰伦利用一排装水量不一的玻璃杯进行演奏。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我的世界”这款游戏中玩家利用石头的组合实现的“红石音乐”。在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渗透中,学生能理解与学习材料的音质是如何改变的,其结构对发音产生的影响。从本质上来看,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音乐欣赏,它从根本上让学生学会用身边的事物去创造音乐,去感受身边物品声律的震动。
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自然也就有许许多多的人声。仅在中国这片土地,就有众多的民族与地区,其音乐与舞蹈皆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区下,随着时间的演变,音乐舞蹈也会产生相应的改变。因而,这个世界上有如此之多的素材,教师在进行教学创新时不能不考虑到这点,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从西南的山歌到江南的小调,处处都体现着音乐之美。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国内讲到国外,分析民族音乐的时代性与流行音乐的必然性,使学生在如此大的跨度下了解文化与历史的厚重,从而推动音乐欣赏达到最佳的效果。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将反差巨大的歌曲放在学生面前进行对比,比如将《套马杆》与《Rolling in the deep》放在一起,学生更能感受到民族与国家文化之间的强烈反差。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与学习歌曲串烧这一形式,让学生学会用新的方式去理解音乐之间的异同,从而在模仿之下完成简单的创新。这样,整体上通过多元素的冲突与融合,学生能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音乐因为其局限性表现出的美感,通过相通的人类情感进行音乐的实践与欣赏。
音乐不仅可以是阳春白雪,也可以是下里巴人,它们都是音乐,只不过理解的人不同,其表现形式也就不同,本质大上都是为了体现与宣泄人类的情感而铺陈出的另类的诗篇。对于教师的创新教学,教师要完善课堂的内容与步骤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的交替,让学生在引导下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的本体与实质,并在其中学会用自身的眼睛发现美。
举例说明,教师可以把《高山流水》、《好汉歌》、《命运交响曲》与《惊愕》等交替放出,让学生在自身的聆听中做出评价,通过学生自身的感知,分析不同乐曲中音调与音色的变化,展示学生自身对于这些乐曲内涵的理解。在多方面的音乐组合下,学生在分享与交流中就能带动对音乐整体的欣赏过程。此外,还能让学生去听听歌剧,理解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在这个不断贴近的过程里,学生自身能达到同步的艺术欣赏。
总结:从实际的角度考虑,创新必须依循现有的规律,在策略与方式上做出一定的改进,简单来说,就是在形式上进行扩充,在内容上加以禀实,以更优质多变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目光,培养在音乐方面上的人才。在教学中设计更优的策略是为了解决学生在欣赏音乐时面临的难题,通过鉴赏水平的提升带动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化学习。整体来说,教学的创新不能单从仅有的几面进行展开,这样就偏离了改进的原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需要注重多方面,立足于院校的教育效果,为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人才综合能力素养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