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
(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3)
当人们在听一些演唱会时,丰富的情感投入更加触动人心,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感受到歌者的情感表达,这才是心与心之间的超越音乐本身的一种交流,由此可见,高超的声乐技巧固然重要,但是丰富的情感注入更为关键。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以此为重点,不能丢失声乐的灵魂与本质。本文针对声乐教学中的现有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为日后中职声乐教学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力量。
术业有专攻,声乐学习也需要专业的老师提供指导与帮助,这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讲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相关专业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在学生面临声乐相关方面的问题时,就难以快速地得以解决,不仅浪费时间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目前,受学校教育水平、教育资源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声乐老师不专业的现象也较为常见,这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最终水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声乐学习也如此。较高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处于一个非常积极地学习状态,这样一个轻松快乐的状态更有利于学生对声乐的学习与思考,可以调动学生更多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潜能。而由于老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讲授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为重点,课堂教学较为单一,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往往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自己的目标与想法,声乐学习任务的完成效果不佳,难以投入其中,也没有很好地掌握声乐技巧。
很多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声乐学习时,出于满满的新鲜感,兴趣较高,但是进行的练习与思考却是浅尝辄止,学习的深度不够,影响到了基础声乐技巧的学习与训练,不利于长期发展。学生应当提高对于声乐学习的认识并摆正自己的态度,因为声乐学习并非一蹴而就,就像钢琴练习一样需要不断地练习与改进,经过长期的坚持才能更好地领会其中的本质与精髓,从而使得自身得以长久发展。
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前,大多数学生没有什么学习经验,几乎没有任何基础,对于声乐的学习也只是处于一个能够进行简单模仿演唱的水平,加之进入学校后学习深度与认识不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程,这一点需要声乐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练习的管理,多与实践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声乐学习技巧的掌握,需要老师与同学共同努力,取得进步。
教学风格是教学经验的一种外显性表现,在当前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的时代,中职声乐教室也应当适当地改进或转变适合的教学风格,运用丰富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来演示歌曲进行理论介绍,让学生初步地了解演唱风格与技巧之后进行练习,并给予相关建议进行指导,有条件的话,还应当模拟进行舞台表演,学生也可以从中积累一定的舞台经验,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将使得声乐学习有效、进步快速。另外,声乐学习还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老师也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证明,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掌握过硬技巧、技术的学生,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在声乐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来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教育辅导,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把技巧与心理素质学习有机结合,以此在实际舞台表演中呈现一个完美的表演创造,或者在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有足够的心理能力去应对并解决,为演唱的情感表达与技术处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尊重全体学生,是有效课堂基础与条件,老师不应该因为学生成绩高低不同,而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育态度,一视同仁是根本原则。在当前的中职教学中存在着一种现象:老师往往偏爱一些成绩好、天赋禀异的学生,这极大地违背了全面教学的根本原则,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这样的错误做法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心理,加剧了学生差异化,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打破了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拉开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教学的顺利进行形成极大阻碍。因此,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老师应当做到因材施教,并尊重每一位学生,客观地针对表现积极、演唱良好的同学提出表扬,但对于表现较差、演唱有问题的同学不应置之不理,而是加以引导与鼓励,及时做出指导并帮助他们改正,更好地掌握声乐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中具有重要地位,声乐老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演唱技巧的培养与训练,更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使得自己的音乐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