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第九实验小学,山东 临沂 276034)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是优化班级氛围,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条件。基于此,本文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相应实践策略,以期对优化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班主任的合理经营,但是目前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一些班主任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与良好的管理技巧,导致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障碍重重,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的构建。具体来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缺乏对班级管理制度的设计与构建,或者片面强调制度、规范的实施,忽视了学生对制度规范的适应性,以至于在学生违反规则的时候一味指责,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在工作中缺乏良好的心态,与学生沟通交流缺乏技巧,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琐碎而繁杂,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难免会产生倦怠,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常出现情绪倦怠、态度粗横、心不在焉等情况,这必然会降低学生对班主任的评价,从而影响师生关系的构建;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小学生天性自由,在班级活动中常常会强调自我个性,而一些班主任在管理中则秉承统一化管理理念,忽视、遏制、批评学生的个性展现,将学生个体强制纳入到班集体中来,使得学生在个性压抑中失去了对班集体的归属感;缺乏良好的情感沟通,班主任过分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难以让学生形成对班主任的信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情感隔阂,影响了师生关系的构建。
班主任与学生日常交往频繁,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思想情感、行为习惯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在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应端正态度,保持对学生的关注与热情,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温暖与理解,这样才能提高其班主任沟通交流的主动性,进而融洽师生关系。在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中,班主任应保持诚挚的态度,用真诚打动学生,让学生能够在班主任耐心的话语、温柔的态度中感受到对自己成长的责任,进而逐渐形成对班主任的信任;班主任应保持平等的态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无论是后进生、中等生还是优等生,都能够获得班主任的同等关注,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增进与班主任的情感联系。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积极推动班级管理制度、规范的建立与完善,为学生行为发展建立明确的框架与约束,进而为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提供保障。例如为优化课堂纪律,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与学生一起探讨班级纪律规范,要求学生在讨论、发言的过程中提高对优化课堂纪律的重视,并从自我约束的角度制定规范,确保课堂纪律规范贴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将纪律规范形成班级管理制度,并共同约定制度实施方法;当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违反纪律的行为,班主任则根据规范与学生进行沟通,并落实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样的规范设计才能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可度,并在规范、制度的支持下与班主任建立良好的沟通。
现代教育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格外重视,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而个性的培养与展示不仅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创新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应渗透因材施教的理念,包容、理解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充足的自我发展空间。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做好对学生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学生在学习成绩、能力构成、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诉求,进而在沟通交流中尊重并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将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班级管理需要相结合,让学生的独特个性能够找到良好的发挥空间,进而营造各尽其能的班级管理环境,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渗透是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增进情感联系,能够扭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高高在上的形象,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并促使学生放下对教师的抵触,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阶段,并采取不同的沟通交流技巧,引导学生的情感发育;及时发现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用和蔼的态度、轻柔的语言与学生建立情感沟通,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进而找到良好的解决办法;加强心理沟通;针对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提供科学的心理辅导,从而用情感巩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提高情感教育效果。
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立足师生关系构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培养环境,让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相互了解、相互促进,以形成和谐、健康的班集体,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