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一直以来沪教版教材被拿来研究的较少,其将沪教版和其他版本比较的文献更少之又少,在《人教版苏教版上海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小数的认识比较研究》与《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简易方程比较研究》中都提到了沪教版的在简易方程与小数的认识,但对于整个沪教版教材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次研究也是沪教版的一个知识点为起点,旨在丰富沪教版教材,推动沪教版的特色与亮点。很少有对沪教版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编排的分析,且像这种两版教材对比分析更是很少,因此本论文具有创新性和独创性,三位数乘两位数在很多教材里内容的编排都不一样,编排的不一样反映了教材编写的侧重点不一样。此外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比较难,是数与代数里的重要内容,里面渗透许多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值得去分析与研究。
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体现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对课程与教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针对同一课程内容,比较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异同,对于更好地驾驭教科书从而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重点对“两位数乘两位数”各教材不同版本进行分析,尝试总结不同版本教科书编写的特点,从而为教师教学提供不同的思路。
部编版中将“三位数乘两位数”放在了四年级上册;但是在沪教版当中,编者将“三位数乘两位数”放到了三年级下册,且“两位数乘两位数”之后下一章节紧接着“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两位数”之前有着强烈的关键,可以说掌握好“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与运用,则为“三位数两位数”打下强有力的基础。在一方面上沪教版更强调知识的连贯性与整体性,更符合上海市中小学数学本地课程标准。
两版教科书在内容知识点编排方式和顺序上存在较大差异。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版教材在对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篇幅并不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为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坚实基础。两版教材都采用具体应用题导入新知,但人教版在列竖式部分并没有把完整的竖式列出来,而是让同学再去领悟竖式计算的过程,这里在讲授新课的同时也复习了乘法竖式计算的步骤。前面的叙述我们知道部编版把“两位数乘两位数”放在了三年级下册,那么在这里起到了一个巩固的作用。
首先,在基本内容上,都编排了列竖式计算。其次,在编排方式上,本单元计算内容主要以问题解决为载体。再次,在编排顺序上,都尽量遵循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兼顾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的逻辑结构,在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加强对算理的要求;最后,在例题编写上,都呈现了生活情境并配有插图;运用了对话框或者问题提示等方式都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的提示语。
其一:在知识内容上,部编版更丰富,更接近生活与实际情景,其二:在细节安排上,沪教版针对的是上海本地学生,有一定数学基础,有些重要结论并没有直接列出来。例如“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其三:数学思想渗透上,部编版做得更好,它结合数学历史、渗透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其四:在启发性引导上,沪教版针对一个知识点时常提出了两、三个不同的解,教材经常也有几位同学一起讨论,注重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循环渐进。其五,在适用范围上,部编版明显考虑了部编版适用地区的辐射范围,例题较多但难度适中,而沪教版只针对上海学生,书本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
通过对两版教材的分析,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核心在于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故提出以下建议:
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有很多,部编版则是将抽象的数字转换为直观模型,再转化为数学算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是两步乘和一步加,即用第一个乘数依次与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和十位相乘,然后将它们的积相加。用电子图探索计算方法,可以将这一过程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楚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这样的一个转化过程非常重要,一定要学生培养这种数学思想。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比较两道不同的习题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再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归纳整理,为学习新知做充分的铺垫;最后,在生活情境中抽象出乘法意义,这样就为新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所有教材在处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三位数均采用了竖式计算,其实竖式计算的由来有一定的渊源,或许小学生知道这个由来后对其竖式计算的理解由来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两位数乘两位数历年来有很多种算法:数结点做乘法、竖式计算法、格子乘法(前面提到过)等。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学会创新,通过探索和交流,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