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一鸣
南阳师范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学生中的一种常见的社交工具。“微时代”背景发展的前提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渠道,在互联网平台的帮助下,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组成的新时代是高校发展中的必然途径。当前,互联网给高校教育带来日益深刻的影响。以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为应用基础的新媒体——微信,在信息传播方面呈现出多元化、便利化以及开放化的优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用户数量也日益增多,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更为普遍。据调查,当今大学生几乎人人一部智能手机,都会有自己的微信号,微信己经开始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精神需求等方面产生影响。
新生代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原住民,是互联网的主要受众、新事物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有了良好的受众群体,学生吸收新文化、新知识的速度更快,更有助于教师开展今后的工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慧校园的建设越来越被人认可,高校对信息网络技术的覆盖率和普及率也越来越全面。智慧校园的建设为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互联网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借助可靠的硬件设施来确保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利用思政教育网络信息平台,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将互联网技术同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可以注重对教师团队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创新和改革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高效开展思政网络教学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在这种教育需求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对思政教育的作用,教师加强科学互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微信公众号的关注本身可以显示微信账号的受欢迎程度和关注范围。高校微信粉丝数量有限,学生数量会影响粉丝数量,教师不断创新发展思想教育,结合现代化的技术和形式进行教育,鼓励学生加入到学校微信公众号中,参与学习互动。互联网作为公共教育平台能够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求,辅以微信推送教育信息的功能,不仅能够增强微信信息的质量及趣味程度,还可以吸引大学生群体,主动地获取和学习思政教育知识。
要使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有效运用,就必须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一方面思政专业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学习和进步,能够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并通过微信群以及公众号等途径,同大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给予大学生及时、准确的指导,端正大学生的思想态度;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锻炼,帮助大学生对互联网教育平台进行正确的运用,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防止不良信息对高校学生思想的侵蚀。
为了使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有效应用,政府机构、高校以及家庭等多方面主体要联合起来,发挥协同力量的作用,对多渠道和多层次化的保障体系进行建立,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思政教学方面的优势。首先,可以强化资金支持。高校在微时代背景下,借助微信平台开展思政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科学配备硬件设施,完善软件功能,做好后期维护和管理工作;其次,合理配置组织结构。高校有必要借助组织的合理配置,建立更加团结、清晰的组织队伍,对“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教育发展的积极主动性进行不断地提高;最后,针对高校、政府以及经营者三大主体,对监管机制进行构建。微时代思政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可靠制度的保障,所以高校要注重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转变传统的“他管”模式,提高整体管理效率。高校必须积极运用互联网,对微信中传播的思政教育信息进行筛选,避免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传播积极的思想信息,改善思政教学效率,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升互联网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现代化信息发展结合教育已经成为教学发展必然趋势,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课堂延伸。因此,对于现代化的教育而言,教师要认识到“微时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结合互联网的优势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升教育水平及管理能力,实现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