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南
(四川传媒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大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它也是大专院校学生成长的需要。由于过去的大学教育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工作,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了“三全育人”的大学思政工作体系——“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面育人,力图在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保障下,推动德育机制的研究与完善。如何构建以“三全育人”为理念的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体系,是当今一个时代性的教育课题,我们围绕此展开论述,让高校的思政教育育人效果更加明显,让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引导下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三全育人要求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思政课与其他课程、显性与隐性教育、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形成立体化的育人模式,将“立德树人”的整个过程,包括从入学到毕业,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内到校外,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即以人为本,以“全”字为核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坚持“三全”思想,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重新对高校的思政育人模式进行构建,建立新的思政生态。全职育人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学校领导、管理人员,也包括教师、员工等一切属于学校的人才力量,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每一个人都有使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早确立育人职责,充分挖掘育人因素,实现育人联动的管理工作机制,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实处,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营造一个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建立优化“以学生为重点的人才培养”组织。设立书院组织,书院组织主要承担学生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业辅导、学风校风建设、就业培训指导、校园安全维护、学生其它事物管理、书院文化建设等职能,同时,还要开展书院安全兜底工作。学校主要是负责学科、专业的建设,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不再由学校具体负责。每个学院都要有相应的领导机构,党政领导要相互融合,交叉任职,并设置综合办公室和辅导员队伍,以促进团队的优化,为学生道德教育打下组织基础。与此同时,学校各环节都应建立相应的思政教育组织,形成一种全新的全员参与思政教育的工作格局。
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各自职责。“三全育人”即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思政工作格局,对高校来说,让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参与其中,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要想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思政教育中来,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全校力量,为高校思政教育作出贡献。制定相关制度时,首先要明确高校应重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成立规章制度小组,在小组中应有学校各环节的职工代表,如教师代表、后勤人员代表等,同时,还应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参加,以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制度的制定更具激励作用,更能为高校思政工作服务。学校制订制度时,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切不可贪图一时之利,要使整个制度具有可执行性,因为要做到全员参与,就必须考虑到每个岗位的工作实际,分配相应的思政教育任务,使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例如,在教师的任务分配上,就可以要求各科教师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制订可以衡量教师对思政工作教学贡献的指标,用指标对教师进行评分,以此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学校领导来说,可以把丰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参与方式,组织学生参加有关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可以把教书育人的内容作为评价学生入校的重要指标,思想道德好的学生可以获得学校一定的优惠政策等等,总之,要把学生的相应工作岗位相应的工作职责给全校教师制定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以促进“三全”思想的落实。
重点环节重点落实。在“三全育人”理念中,要求的是一个“全”字,但是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根据思政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在重点环节开展重点的落实,在不同环节推动不同思政内容的落实,只有这样才不会违背思政教育的初心。比如在高校日常思政教学中就应该依托课本内容进行开展,将相应的教学任务进行完成,但是在就业指导这个环节,思政内容就应该以学生将来岗位职业素养为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总之,在新时代中“三全育人”是我们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教学理念,作为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将这样的教学理念落实在高校思政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