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丽
(伊犁州财贸学校 新疆伊宁 835000)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与周边国家进行合作发展的理念、倡议,以古“丝绸之路”为依托,与周边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平等而友好的合作发展,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提升参与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此构想的实施势必会让参与国家得到巨大的发展,也给新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欧亚大陆腹地,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等八个国家接壤。历史上是欧亚大陆交通、文明交往的重要通道,著名的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古“丝绸之路”就经过新疆,并且新疆处于“丝绸之路”中段。新疆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建设,可以推动新疆的工业、农业、旅游业、特色种植业的发展,可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样既可加强新疆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又可以为新疆人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推动新疆经济文化进步,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一带一路”的建设和推进必将给新疆的发展带来不一样的面貌。然而,基于新疆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点,“一带一路”的宏伟设想对于新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新疆的主人,更是国家的公民,我们又需在这场世纪变化中尽到怎样的责任呢?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笔者认为,新疆应以“一带一路”发展构想为契机,加强历史与现实的了解,进一步提升国家认同,使各族人民更好的了解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所具备的在这场世纪交融发展的机遇中的地位和特点。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点,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族、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人种博物馆”之称。史前时期新疆居民的族属问题史料中尚无记载,但通过考古学和体质人类学研究,那时生活在新疆的族属既有欧罗巴人种(即白种人),又有蒙古利亚人种(即黄种人),而更多体现的是两种人种的混合型。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罗巴人种性质不断减弱,蒙古人种化倾向不断增强。到了汉代,新疆居民的族属问题才见诸于史书。汉代,生活在新疆的古代民族有汉、月氏、乌孙、羌、匈奴等;魏晋南北朝,鲜卑、柔然、高车等民族进入新疆地区;隋唐时期加入到新疆民族之林的又有突厥、吐蕃、回鹘等;宋辽金时期新疆民族历史呈现内部大融合的特点,新民族进入新疆的脚步从未停止;元明清时期,新的民族继续不断迁入新疆。由于蒙古西征,西征的军队把大量的蒙古、女真、契丹等人带到新疆,这些人后来大部分融入维吾尔人之中;清代,为加强新疆的防务和建设,清政府把满族、达斡尔族、锡伯族、回族从我国其他地区迁入新疆;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等跨境民族由于种种原因也相继迁入新疆,最终形成了新疆以维吾尔族为主、多民族聚居分布的格局。
新疆自古以来又是一个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首先,新疆是多种文化汇集之地,就如同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说的那句话:“希腊文明、穆斯林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是伟大的,我叫它‘四大文明’,真正交汇的地方就是一个——新疆,别的地方没有”。自古以来新疆还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多种宗教首先经中亚传播到西域,然后由西域再传播到内地或其他地方。外来宗教传入新疆前,新疆居民信仰原始宗教,继之为萨满教。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经克什米尔地区于公元前一世纪前后传入新疆;继佛教之后,又有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传入新疆;九、十世纪,产生于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教经中亚传入新疆。各种宗教在新疆或者相容共处、或者此消彼长,最终于16世纪形成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回顾新疆的宗教发展史,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由中原地区传入新疆,而更多的外来宗教是经中亚传入到新疆。但新疆各民族从历史角度来看,其祖先并不是自始至终信仰单一宗教,而是信仰过不同的宗教,最终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
发展经济必须以整体环境安全为基础,新疆要为“一带一路”发展举措创造良好局面,就要继续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进一步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意识。笔者认为要提升新疆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可以广泛开展正确的新疆“三史”教育,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稳定环境。
新疆“三史”是指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发展历史和新疆宗教演变历史。
新疆历史主要讲述新疆与中原地区的政治关系。通过历史梳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新疆设官置守、征收赋税、推行法律,标志着中央政权在新疆开始行使主权,新疆从此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此,我国历朝历代都承袭了西汉的前制,对新疆行使了管辖治理权。虽然这种治理随着中央王朝的强盛与否发生着些许变化:中原王朝强大,则治理新疆强,中原王朝衰弱,则治理新疆弱,但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一直保持着对新疆的管辖治理权,新疆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个事实始终未曾改变。历史上,新疆的命运总是同祖国内地紧密相连,中原乱,则新疆乱,然外敌势必趁虚侵入,各族人民难免遭难。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了如果国家不强大,外族必会觊觎周边的领土,阿古柏占领新疆达十年之久,就是弱国之悲惨命运。清朝将军左宗棠率领清军能够在一年多时间里收回新疆大片土地,除了其领军打仗的才能之外,正是有着新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企盼国家统一、稳定和平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新疆在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经历也使各族人民深深懂得,一个国家丧失主权,人民就没有了尊严和地位。五十六个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要坚决捍卫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自己的家园和平。
新疆民族发展历史主要讲述新疆各个民族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每一个现代民族都是由古代民族历经漫长的民族融合之后形成的。而今天形成的新疆民族分布格局,是历史上各民族迁徙、融合的结果。在迁徙、融合的过程中一些民族消失了,如匈奴、突厥,而一些民族得到了新生,发展成现代民族。如维吾尔族,原游牧于漠北高原、土拉河一带,公元7世纪开始被称作“回纥”,788年译为“回鹘”。840年,回鹘部众大部分向西迁徙,西迁后的回鹘和塔里木盆地原居民互相融合,成为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成分,这种融合一直到16世纪初才完全完成。基于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新疆各民族在血缘上是近亲的关系,或者也可以说新疆各民族与东部和西部的某些民族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新疆宗教演变历史主要阐述在新疆历史上出现的宗教及其发展历程。通过普及新疆宗教的发展演变,让新疆各族了解在新疆出现过多种宗教,各民族在历史上曾经信仰过不同的宗教,新疆从未出现过一教独存的现象,各种宗教不断彼此吸收、融合,形成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而且这些宗教由其诞生地传入新疆,呈现了本土化趋势。总之,通过对新疆“三史”的教育普及,使新疆各族人民认识到新疆自两千多年前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具有亲缘关系的,包括汉族也是多民族融合发展到今天。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诸如语言、文字、舞蹈、宗教、文学等等,各少数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民族文化贡献了自己的营养与成分,丰富了其内涵与外延,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我们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一份子。通过这些历史事实的教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和国家观,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备辨别是非、抵御各种错误思想观念渗透的能力,从而维护国民意识安全。
为了使“三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将认识内化为认同,付诸于行动,可以整合资源,充分利用记载的历史资料、考古资料重现历史事实,更多地利用各民族自己的文学作品、历史文献来充分说明有关新疆历史的事实,从而更有力的展现各民族的历史。近几年来新疆各地大力开展新疆“三史”的宣讲工作,通过这种滚动式的宣传讲解,让广大民众获得了比较系统的新疆民族历史,对于那些歪曲历史的说法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对于广大青少年人群,学校教育是意识形态表达的重要渠道,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同时实施教育形成符合社会价值认同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学校必须坚守教育阵地,守土有责,做好学生意识形态领域教育,提高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的抵御能力。要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加强新疆“三史”教育,要做好学生考核工作,考查学生是否准确掌握了相关历史知识,在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领域方面是否安全。其次可以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板报、墙报、宣传栏、广播等媒介,对新疆“三史”“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实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有效抵御意识形态领域的外来敌对思想的渗透。比如,可以在话剧社团中编排新疆历史话剧,还可以编排反映新疆各民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的舞台剧、举办民歌大赛等等方式来普及民族文化历史。其中要把握好一个宗旨:新疆各族人民创造的独特、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文化因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而呈现出了多元的特点,也因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相互吸收、广采博纳而形成了一体特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性。通过新疆“三史”的宣传教育,让广大青少年能够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进而上升到对祖国的认同,牢固树立中国公民意识,那么任何歪曲历史的谬论就没有可以生长的土壤。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理念,对于新疆各族人民来说是发展新疆经济、提升各族人民幸福的重大机遇。然而,若新疆各民族在意识形态领域缺乏安全性,该发展理念也就缺乏转化成强大经济活力的安全土壤,势必对新疆目前已经取得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成就造成巨大的冲击。故笔者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需要新疆有一个稳定、和谐的人文环境,通过广泛而有效的开展新疆“三史”教育,让新疆各族人民进一步全面了解新疆的过去,不断提升国家意识,凝心聚力,才能把握好新疆的今天,为“一带一路”发展理念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创造新疆美好的未来。
注释
[1]艺术人文频道.文化评论《文中有话》之解读季羡林(四):新疆之谜。
[2]《新唐书》卷217。
[3]《资治通鉴》卷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