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
我上课的班级是预科班,班上的学生绝大多数目的明确,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相对于中专班而言,在纪律方面至少不会有大批的人睡觉,讲话,或是故意捣乱等。这天,象往常一样,新课前我开始提问,我叫了上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问题不难,可接连站起来的五个人没一个回答出来。看他们的表情,有的满不在乎,有的东张西望,有地看着其他人笑,眼里分明是:回答不出来,能拿我怎样?更有甚者,节奏地抖动双腿嘴里哼着歌儿。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又一次沉重起来:我们班不算差,为什么……我还记得自己的学生时代,如果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或受到批评会难受上一整天,有时还会难过得流下眼泪。为什么我的学生会丝毫不放在心上,虽然不至于全部那样。
对后进生的教育,历来是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它可以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作为任课老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可以交心的朋友,是可以倾诉的对象。只有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后才能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达到转化的目的。
利用中午我找来成绩排名最后十位学生,请他们分别在纸上写下自己成绩不好的原因以及对以后学习的决心,然后交给我。仔细看了各张纸条,有的写着:父母不经常在家,自己回到家的事情就是打游戏,即使坐在课堂上脑子里还是一幕幕的游戏情节。那个学生希望老师能每天单独给他出十道题,好让自己尽可能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有的写着因为自己成绩不好,长期受到父母老师的批评,使他得不到关心与倾诉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和对周围人的仇视心理。有的写着:他的哥们(一起玩,不用功的同学)看他认真就要笑话他。有女生写道自己反应较慢又不好意思问同学老师,希望跟老师约好:以后看到她抬着头也就是有把握的时候才叫她回答。当然也有父母离异受到周围有意无意伤害而孤立自己,封闭自己,缺乏自信心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还有对异性有向往而无法静下心好好学习的。十张纸无一例外地写出了对自己不足的认识,也使我感到惭愧的是居然没一个指责是老师对他们不够关心不够重视,甚至没一人说是老师讲得快或是讲得不够清楚而使他们听不懂的。先前课堂上的不愉快,取而代之的是欣慰,从自己身上找不足难道不正是他们的优点吗?虽然这十位学生并不能代表全部,但可以基本上反映全部。
我也开始审视自己:对于优秀的学生,自然喜欢。但对于差生是不是更应该去呵护他们。因为后进生往往有较重的自卑感,承受更重的压力,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尊重,需要多一点理解和帮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和追求。如果一味地批评,会助长他们的逆反心理,形成“破罐破摔”的思想,会使我们的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表扬,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能客观地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哪怕有微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有成就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用放大镜看学生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缺点”就是这个意思吧。
成绩不是很好但字特别漂亮的小A主动跟班主任要求参加出黑板报。经常被同学说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小B主动要求参加校运会,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考试一直二三十分的小C一天拿着七十分的试卷小声地跟我说了谢谢,就因为前几天拿了家里用剩的云南白药喷雾给扭了脚的他。这些虽然是他们的进步,也使我们感到高兴。但有时,他们还是会犯些错误,我们应该批评,但要注意批评的场合和尺度。如果不严重,可以在办公室里教育,帮他分析错误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不一定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否定他,使他有更大的心理压力和抵触情绪。尽管要每个后进生有进步是困难的,但我相信只要给予信任,帮助和表扬,用爱心,信心,恒心去教育,总会找回他们的荣誉感,自尊心和责任感。
课堂上,新课前,我还是提问,但我注意顺序了,以前直截了当就让成绩落在后面的学生回答,这样使他们感到是在故意为难他们,而使之有了敌对情绪,效果可想而知。现在,根据问题的难易先让成绩较好的回答,再让学习较吃力地回答,最后一起表扬,让学生感到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学生也是普通的人,他们也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理解学生,要真正地接近他们,包容他们的缺点。在教学工作中,我也不停地告诫自己,慷慨些,赏识每个孩子,让他们都能体验成功,享受快乐,让那些影响孩子成长的阴霾少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潜心耕耘,励志成长”,如果我们愿意拿出全部的热情和关爱,扶着孩子们走好人生第一步,相信我们也会与孩子们一起去享受成长的快乐和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