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桂芬
(甘肃省甘南州干部保健局,甘肃 甘南 747000)
在2010年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上皮内瘤变是指能发展为癌的肿瘤性病变,而将由炎症修复或再生上皮的细胞多形性改变用描述性词语或不典型性来描述.上皮内瘤变可分为2类,低级别(Low grade)和高级别(High grade).胃癌形成的潜力与细胞的异型增生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黏膜腺体结构轻度异常,细胞核长型、拥挤,位于基底部,核分裂轻—中等量.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细胞核呈圆或椭圆形,核浆比例失常,细胞和腺体结构明显异常,核分裂多见,极向消失[1].
近几年,胃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趋向年轻化,但其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本地区医院收治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甘南藏区胃镜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5月本地区医院收治的20例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4例,女6例,最小35岁,最大78岁.其中藏族12例,汉族8例.纳入标准:①经胃镜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高级别;②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无严重心脑肝肾器质性疾病;④无意识障碍;⑤均为胃镜检查适应证者.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本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等.本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行胃镜活检病理诊断,术后采集手术标本.活检组与手术标本均用中性甲醛进行固定,借助乙醇进行脱水,再采用常规石蜡进行包埋,连续切片4 um,使用HE染色,用光镜观察.
本组20例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结果显示20例为上皮内瘤变高级别,术后行常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20例诊断为胃癌,其中5例为早期胃癌(占25%),15例为进展期胃癌(占75%).术前与术后的诊断进展期胃的 Borrmann分型无统计学意义.甘南州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以藏族为多,多民族杂居,藏族占总人口的55%,本组中12例为藏族患者,占总人数的60%,发病率略高于其他民族.
胃癌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限,早期的诊断与积极治疗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早期胃癌预后好,黏膜内癌的5年存活率91%~100%,黏膜下癌5年存活率为80%~90%,而晚期胃癌5年存活率仅为25%~30%[1].此结果表明,早期诊断与治疗直接关系着患者预后,因此,胃癌早期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就显得十分关键.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进展为浸润癌的几率为0%~15%,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进展为浸润癌的几率为25%~85%[2].因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准确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诊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能够延长其生存期限.
目前, 胃镜下活检胃黏膜是早期胃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胃镜活检诊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对影响病理诊断的因素给予关注.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取材的活检组织较小、量少、定位不够准确.同时,病理观点分歧及主观经验等均对诊断有一定影响[3].为了提高胃镜活检诊断的准确性,应注意取材部位,适量、多点取材,并注重与临床医生的联系,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与一致性,进而为及时诊断与有效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20例患者术前行胃镜活检,结果表明胃镜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医师可利用胃镜活检开展手术治疗或重复活检,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