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钦,吴桂清,邱芳丛,林燕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其最突出的症状是关节内出血,约有70%~85%的出血发生在关节内[1],反复关节出血可导致慢性滑膜炎、关节软骨受损、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和骨质破坏,出现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形成血友病性关节炎,最终导致关节功能严重丧失,关节置换成为治疗的选择。对于血友病性关节炎的关节置换手术,护理上我们更应该要注意,以下就是关于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血友病性关节炎采用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34~41岁,平均37.8岁。以活动障碍、持续性髋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具血权病病史,其中病情为中型6例,重型4例。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是做好术前的准备、心理护理、凝血因子的监测,术后疼痛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预防等。
切口愈合时间为10-15d,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
(1)心理护理: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主动热情,微笑服务。患者对于手术的风险、手术的创伤、出血情况、术后功能的恢复以及手术费用高,产生恐惧和焦虑,应耐心的讲解,做好健康宣教,告知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使之消除恐惧,树立信心,积极乐观的面对和配合治疗。(2)术前准备:指导患者禁饮禁食、术区备皮、床上大小便的训练以及便盆的使用;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嘱其洗澡、更衣;预防感冒;由于术后免疫力会下降,所以要加强病房环境的管理;做好备血工作;保证睡眠充足;告知麻醉的相关注意事项。 (3)术前凝血因子的替代治疗:原则的根据因子Ⅷ或Ⅸ的半衰期、稳定期、以及出血严重程度、手术大小及范围,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剂量和给药方法。按照1U/kg体重因子Ⅷ可提高患者血液中浓度2 g计算,手术当日的用量应在每日总量的基础上增加20%,以弥补术中创伤出血损失的凝血因子,分别于术前30分钟和术中输入,使血液因子Ⅷ浓度在术中达到100%~150%[2],有效减少术中出血。要定时检测凝血因子水平,为手术做准备。
(1)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返回病房与麻醉师交接,了解患者术中出血情况及生命体征的情况,遵嘱予以低流量的氧气吸入,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如病情有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医生治疗护理。(2)麻醉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告知患者和家属麻醉后的反应,麻醉可引起呕吐,严重者可遵嘱给予止吐剂,术后禁食,待麻药退后可进食。(3)抽血检查:监测凝血因子水平、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4)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受压、堵塞等,妥善放置,翻身的时候避免拉扯引流管,如果引流管有温热感或短时间内引流出大量血应注意是否活动性出血,考虑止血不足或凝血因子不足,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关措施。(5)并发症的预防:①预防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多饮水,必要时雾化吸入。②压疮: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③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有文献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40%-60%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且其中50%-80%可无临床表现,但由于栓子脱落可并发肺栓塞,危害极大[3]。因此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是至关重要的。④人工关节脱位:要注意患肢体位的正确摆放,避免不适当的搬运。(6)疼痛的护理:可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听听音乐舒缓下心情,或口服止痛药等。也可以选择镇痛泵。(7)功能锻炼:①被动锻炼:术后6小时开始,由家属按摩小腿,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术后第二日可以使用CPM机协助患肢被动屈伸运动,起始角度为伸0度曲30度,一天两次,一次3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角度,在1周内尽量达到屈膝90度,当然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宜。②主动锻炼:术后第二天开始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舒缩功能锻炼、腓肠肌收缩功能锻炼、直腿抬高训练。术后3-5天鼓励患者使用助行器下地,先练习站立,适应后再行走。术后4周开始静蹲练习。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宜。(8)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高蛋白等易消化饮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9)用药护理:继续输注凝血因子,定时监测。忌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及对胃肠道刺激或可能引起血管夸张的药物[3]。血友病性关节炎采用关节置换围血友病性关节炎发展到中后期关节功能严重丧失,关节置换成为治疗的选择。。
血友病性关节炎的患者到最后关节畸形、功能障碍,而关节置换改善了患者的功能,后期的护理和功能锻炼都非常重要,给予优质的护理,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达到让患者满意,让自己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