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飞娥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50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糖尿病多发性并发症,其致病机制为胰岛素分泌异常,具病情迁移快、患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等特点,若未及时救治,可诱发休克、昏迷等严重症状,累及生命。研究指出,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中配以急诊护理干预,可挽救患者生命,延缓疾病进展,预后较好[1]。本次研究对2018.09~2020.02接治的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研究,具体如下。
以2018.09~2020.02为研究区间,以此区间本诊室接诊的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探究对象,统计76例。纳入标准:满足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发病指征;知情研究并主动参与。排除标准: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精神罹患。取简单分样法分组,可将其划分常规组(n=38)和观察组(n=38),常规组男女数量比26:12;年龄最大、最小71岁、47岁,均龄(60.54±7.35)岁;观察组男女数量比24:14;年龄最大、最小70岁、48岁,均龄(61.04±7.25)岁。两组基线资料采取SPSS19.0对比分析,若有P>0.05,则具比较价值。
一般护理:结合医嘱对患者展开干预,保持病房内卫生整洁,观察生命指征,若有神志模糊者,应予以吸氧操作,留置导尿管。
全面急诊干预:①心理护理。与患者耐心沟通,向其科普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对其负性情绪采取针对性干预,并介绍成功病例,增强诊治信心。②健康宣教。阐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发机制及诊治流程等,使患者自身对疾病加以掌握;明确安全、合理用药的意义,不得擅自停药亦或是换药;教授患者胰岛素注射方法,且指导其使用血糖仪测定血糖数值。③补液护理。开通2~3条静脉通道,迅速补液,且维持低剂量胰岛素注入。首先输注生理盐水(1000~2000 ml),输注1~2 h后进行剂量改变,即500~1000 ml,输注2~6h。针对脱水严重者建议剂量调整至6000~8000 mL。④饮食护理。结合患者状况进行饮食食谱的积极制定,以公式对患者热量摄入量进行计算,保证患者进食热量总量在此范围内。如若患者体质量有所变化,应对热量摄入做出相应调整。⑤用药护理。以静脉方式进行胰岛素的用药,注射期间,需遵医嘱进行药量的注射,且于用药前摇匀药液。用药过程中观察机体血糖水平,并予以记录,若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反馈医生,及时处理。为防治患者有低血糖及脑水肿等不良症状,静滴速度需结合患者血糖水平调整。补钾离时需注重尿量变化,如若尿量低于30 ml/h,需暂停治疗。⑥防治感染护理。密切注射患者有无压疮及继发性感染等迹象。同时落实保暖工作,避免患者感冒。另外,注重患者口腔及会阴部的护理。
①护理效果。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血压达正常水平视作显效;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好转,血压恢复近似正常水平视作有效;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及血压未见任何变化视作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酮体转阴时间。
通过SPSS 19.0软件对研究数据实施处理分析,酮体转阴时间用“”表示,以t验证。护理效果用率表示,以x²进行检验,两组对比于统计学有无意义可参考P<0.05。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显效、有效及无效人数分别为21例、15例、2例,总有效率达94.74%;常规组显效、有效及无效人数分别为17例、13例、8例,总有效率达78.95%,相比之下,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x2=4.146,P=0.042).
观察组酮体转阴时间(17.65±2.45)h相较于常规组(28.32±2.31)h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t=19.533,P=0.000)。
酮酸症中毒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如若未能及时干预亦或是不合理干预,可致患者昏迷、休克,更有甚者牵连生命。高血酮、脱水及高血糖是其临床主要表现,临床认为,该病无法在短时间内根治,且随着时间推移,易累及其他脏器。另外,酮症酸中毒诊治时,如若输液速度过快可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加重病情。因此,诊治期间必须进行积极干预,以提高治疗效率[3]。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有效率及酮体转阴时间相对于常规组显著优异P<0.05,提示全面急诊护理效果理想。相比于一般护理,全面急诊护理更具针对性及时效性。其从急诊诊治目的出发,旨在控制疾病发展,减轻躯体不适。该护理模式从就诊后实施,基于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展开干预,以纠正患者心态,提高其对疾病的知晓度,配合临床治疗;予以防治护理,降低低血糖风险,且加速酮体转阴,实现病情改善目的。另外,全面护理强调护理的全面性及系统化,能够从实际出发,提供饮食、用药及心理等干预,促使机体康复[4]。
综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采取全面急诊护理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