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鹏 刘聪聪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是新时期创造发展机遇的主要力量。而且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高校教育逐渐转向普通教育和大众教育,在异质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入手,结合其性格特点创新思政教育工作。
个体心理稳定是指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通常会表现出一种特征或特点,而不是在个体生活或者学习中出现的一种偶然心理现象。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个体心理趋于稳定也是相对来说的,具有比较强的可塑性。所以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也会随着社会以及生活经历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但是总体上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日渐成熟,性格逐渐趋向稳定。
大学生心理的完整性是指个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能够将各个个体的性格特点看作是整体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每个大学生的个体心理都是有机联系的,在个性的整体中个体的心理差异才会有特定的意义。新时代的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心理和性格一般有思想开放、勇于尝试、敢做敢说、思维活跃等,这些个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而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心理。
相比之下个体的心理特征比较鲜明是比较于另外一个个体,而且每个人的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世界上不存在两个生理和心理都完全相同的个体,所以也就造成了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显著特征。随着人成长和社会经历的不断丰富,这种个体心理特征会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之下,不同环境和经历的大学生就会形成不同的个体心理特征。尽管新时代大学生是在校园内生活和学习,社会经历较少,但是校园形同于社会,同样会制约和影响大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的表现。所以在校园生活中经常会有因个性特征相近而互相成为好朋友的现象,也有因鲜明的个性心理特征而出现矛盾和冲突事件。另外在外来文化和互联网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也变得很难把控。
由于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做出改变和创新。首先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存在个体心理差异的现状,高校的思政教育要在尊重思想差异的基础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在班级或者社团群体中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革命史以及地方史的学习,引导大学生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学习和同学。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比如可以通过宣传先进典型或者现实案例等,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可以通过举办爱国主题经典朗诵、红歌合唱、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爱国电影展播等形式,充分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提高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
高校要注重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媒介,综合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设备等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条件,以增强时代感。比如可以在校园内的食堂、操场等公共场所创设思政教育环境,积极营造良好、健康的思想政治氛围,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含义。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要紧跟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适当的介入大学生的虚拟空间,抵制不良思想和危害思想。通过新媒体社交平台加强学生的互动交流,充分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以及探究兴趣,以此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活力。然后高校要建设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互动性功能了解大学生的追求和愿望,能够更好的掌握大学生之间个体心理差异和特征,比如可以结合手机阅读、微博互动等形式加强学生对主流思想政治的理解等。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引导校园内的网络舆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利用校园网站、广播、刊物、公众号等作为思想政治宣传的主要载体,减少大学生不健康的网络依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和社会思想。
综上所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立足于新时代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特征,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性格特点后,通过开展爱国主义主体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思想认同感。同时还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引导大学生的网络价值观念,摒弃不良思想,坚持爱党忠诚、热爱国家、尊师重道、关爱集体的良好思想素质,实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培养优秀社会主义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