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艳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贵州 黔东南 557500)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小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充满活力,从而难以管理,影响到小学班级各项事务的进行。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小学班主任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态度,热爱工作,真诚友善地管理学生,从而更好地提高沟通成效。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时要时刻注意以关爱学生为基础,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爱护,从而促使小学生对班主任敞开心扉,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班主任认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一种形式化任务,那么这样的沟通交流就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无法弥合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鸿沟,更不利于班级内师生关系的友好发展。因此,班主任必须致力于学生的成长,以关爱学生为基础,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思想,建立良好的沟通反馈体系。这样,班主任才可以更加全面地发现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友善的言语和态度上,而且体现在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上。如果班主任可以平等地与学生交流,那么师生之间的交流将是高效而愉快的,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度,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身看法,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在想要将班主任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互相信任是师生平等交流的关键核心,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避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学生发号施令,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也会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当代小学生也极具个性,因此,班主任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有效的艺术沟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想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沟通是第一步,而尊重和平等则是顺利沟通的开端。
(一)班主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小学生的心智尚在发展之中,对于一些事物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且想法比较天真幼稚,班主任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朋友的身份一同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班主任要意识到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想法,不要将自己“大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以教导的语气要求学生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而是要平心静气地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引导,而不是教导,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怎样做,从主观上改变学生的错误观点。
(二)小学生的想法比较天真、幼稚,班主任要以委婉的方式向学生说明某些不正确的观念。在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主动将自己的错误观点说出来,在这之后不要急于否定,而是通过讲述自身的经历或他人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其中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第三,班主任教师要避免向学生灌输大道理,学生在似懂非懂时很少会主动提出哪里不明白,这就没有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班主任应当像学生的朋友一样,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倾听学生的烦恼,不仅局限于在校的学习烦恼,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也要认真倾听。在面对比较内向的学生时,班主任要起到带头作用,与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工作中的有趣事,激发学生的沟通欲望,从而顺利进行接下来的交流活动。
每广大班主任应该明确,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需要班主任自身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学生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并参与进来。这就要求高年级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如何与学生展开更良好的沟通,还应该重视和家长之间交流时的沟通艺术。班主任应和家长进行积极沟通,以便对家长教育观念以及学生日常生活环境加以了解,得知学生在课后、校外的实际生活、学习状况,找到和小学生日常沟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明确沟通效果,并且掌握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得到有效优化。在持续优化的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将取得更良好的效果,确保各项工作具有针对性,掌握重点矛盾,使沟通效果得到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把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告知家长,相互之间针对学生的教育以及指导问题展开有效沟通。教师属于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因此需要在对家长教育理念予以尊重的前提下将更多合理的教育指导思路、方法等提供给家长,以便引导家长能够在开展家庭教育过程中营造更加和谐的学习环境,使之能够尊重孩子思想,对其进行正向、积极的鼓励,帮助他们不断取得进步,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而言是极为有利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和家长建立QQ群或微信群实现及时沟通,同时还要安排定期家访并组织家长会来与家长展开面对面的沟通。
总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持续深入,小学班主任为了在课堂中更好地教育学生,首先应该抛弃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让小学生认识到班主任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我国来说,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学得好,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好的发展,很多班主任都意识到班级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所以班主任在管理小学生的时候就需要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找到一个适合小学生的方式进而更好地管理。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小学生在日后更好地发展,还可以让班主任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负责,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在日后可以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