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颖
(沈阳中冶时代置业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所谓的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方法,并且在城市化趋势下快速发展并普及,其特征是在建筑过程中采用了“流水线”式的流程,“积木型”的建筑结构,主要将工厂装配线上制造的主要零件(如墙,梁,柱,楼板等)运输到施工现场,最后使用灌浆锚栓后浇铸件,再通过具体的连接方案成为建筑产品。这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建筑建造方式,使得装配式建筑具备了很多的优点。特别是与现有的普通施工方式来比较,这种建筑方式更加快捷且能保证更好的质量,并尽可能多地使用机械来完成一些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使用了更加科学的建筑模型。先进又快捷的施工方法也有效地提高了建筑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标准化,具有高度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特点,使其在建筑行业中依靠自己的优势和独创性不断发展,更好地满足的现代施工的基本需求。
(一)生产效率高。相较于现浇建筑复杂立体的交叉作业、流水施工模式,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工厂化生产、机械化吊装的方式。安装过程如同在工厂组装汽车元件般进行拼接,现场作业量大大减少,并具有生产效率高、安全、质量有保障等特点。此外,生产过程不受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提升了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缩短了建设周期。
(二)标准高。装配式建筑构件各项生产工序都是在工厂中完成,可避免受到现场人员技术水平、作业环境、天气等各种可控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制作规范标准严格,保证构件的质量。
(三)环保效果突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大部分在工厂中完成,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都是成品构件,从而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等污染。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改变企业的生产模式
根据目前反馈的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实际的施工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在预算编制方面,体系不完善,流程不明确,在模式上也有较多的问题,时间一长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避免实际成本于初期的工程造价预算存在较大的差异,企业也要加强对制定科学合理预算编制体系的重视程度,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发展方向,完善基层产业结构,顺利的实施企业后期的各项工作和安排。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工程计量在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中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影响了整个预算编制过程,相关工程人员在进行制预算编制体系完善的时候,要充分完成项目核算,这就需要施工人员一方面对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实地考察,得出详细的考察数据,对施工现场和材料在消耗方面有着充分的掌握,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另一方面在施工的时候,也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装配式建筑进行施工工艺的培训。
(二)加强对工程造价人员的培训工作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项目成本管理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在项目施工前还没有确定具体的消耗定额,因此对于成本人员而言,这项工作一定要保证信息的严谨性和高水平计算能力。同时,不同于传统的建筑项目,装配置建筑项目对造价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更高,对建筑技术和材料的选择都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工程造价人员不仅应关注与装配置建筑物有关的管理条例,同时必须掌握该领域的其他专业性的知识技能。
(三)设计源头提效降造
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源头在于设计,将二次设计与构建拆分作为创效和降低成本的突破口。装配式建筑的二次设计及构建拆分直接影响标准化生产、构建运输及施工安装,只有逐步形成标准化、模数化,生产、运输、安装才能高效、降造,提高模具重复利用率,才能实现整个产业数据共享、标准统一。此阶段的重难点工作是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利用其资源,有针对性地突破和推广装配式建筑设计标准化及模数化的核心技术。
(四)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
装配式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定标准,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必要加强施工建设中的监督力度,保证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应用。例如,可以优先考虑公共建筑,让该区域人们看到装配式建筑的普及,或者优先建设政府拥有的经济适用房,办公楼,学校,医院等。要保证这些装配置建筑试点项目的严格质量控制,以确保示范项目可以完美地呈现出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可以作为典范驱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形成。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和较高的性能成本,在有效的积极推广下,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普及。
(五)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
设计、生产、施工链不是利益共同体,各个环节来自不同的单位,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叫为了实现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系统的协调发展,必须破除既有模式,采取工程总承包模式,优化为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疏通整个产业链。具体措施:
1.给予政策扶持,鼓励具有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能力的设计院或者施工企业不局限于既有业务,扩宽业务范围,着力研发及生产,逐步形成全产业链的综合性企业。
2.委托行业协会制定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总承包市场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规范工程项目总承包市场秩序,制定企业工程总承包能力评价机制。
3.工程总承包企业不仅要在传统的技术层面继续深耕,还要花更多的精力及资源学会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科学手段,实现全过程管理的智能化控制。
综上所述,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成本控制状况,我们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制度,提高人员选拔标准,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为这方面的发展培育优秀的人才,深化并完善成本控制过程的监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