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剑磊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备这一堂课?”那位老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的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的准备,则花了15分钟……”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我们认为备课的研究应比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高效的收获,在课前应该有细致的安排和周密的考虑——这就涉及到如何备课。尤其,对乡村教学的我们——新一批特岗教师们来说,有效备课真的是一个很难把握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对自己的备课严格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课程改革环境下,语文教师的备课不能守旧传统的备课评价模式,也不能杂乱无章,无序可循。作为母语的语文学科教学,不仅是国民基础语言的学习,更是了解本土固有文化,培养其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由此,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仅肩负有教育的使命,更具有弘扬民族精神的神圣职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备课一样,首先应符合如下三个基本要求:
1.备而能用。备课应该是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
2.有利于教师的教。教师的备课应该有利于自己沉心于课堂教学,巧妙地、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还应有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
3.有利于学生的学。教师的备课应侧重学生的学,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所有知识点过手,能力培养到位。力争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向课堂要效益。
备好一堂课,要研读文本,收集资料,撰写教学设计和授后反思。
阅读是读者和文本间的对话活动。读者是阅读的核心,是解释文本的权威。面对文本,我们有资格从不同的视角去了解,去接纳,去审视。力求多角度交流,全方位把握。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其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教《渔歌子》时,历来把“……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归”单单地理解为“回家”。其实,推敲、揣摩词句,我豁然领悟到诗人在和风细雨中的悠闲情趣,融于大自然中的那份情感。“归”在这里理解为“躲避”更为恰当。
把自己当成作者,要以接近作者的情感面对文本。时间、空间、阅历、气质都是横跨作者与读者间的鸿沟。读者要设法通过,先走近作者再走近作品。
文本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学生,是他们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凭借。学生的阅读心理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重直觉把握,重感情体验。有效的教学建筑在他们的理解之上,这就要求老师有一双学生的慧眼。“儿童的眼睛是奇异的。世界在儿童的眼睛犹如童话一般。孩子看山,好像山洼里会走出一个白胡子爷爷,坐下来跟他们讲故事……”以学生的眼睛读文本,我们就会发现《可贵的沉默》里孩子们兴奋后的那片茫然,《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的天真稚嫩。猴子们好可爱,他们舍不得那美丽的月亮掉进水中《捞月亮》。
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可以看到教师多种角色的融合,以作者的视角易于领悟文本的原始意义,以学生的视角易于了解学生对象的心理状态,但这还不够,还要斟酌,作品隐含的意义是否适于向学生揭示,教师应该领着学生求解到什么程度?文本进教材,除原有意义的价值,编者又赋予它何种负担?这就是教师的视角。我觉得,有效的教学实施,应该建立在对文本的三种解读视角的融合之上。
备课之前不要急着写的原因是要博览群书,查阅大量资料,深入了解学生,建立自己大脑中的信息库,库存越丰富,信手拈来、化难为易的可能性越大。教师应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更应当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溪流。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好课堂。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绿”的炼字艺术成为千古绝唱。借着得来的资料,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不用其他字而用“绿”?用“绿”字好在哪里?把这十几个字一一放到句子中感受,再出选字填空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如何炼字。
教学设计要体现课堂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学习过程。利用课堂中的一切因素,点燃师生的激情。这就要通过课堂中的互动途径来达成。要切实做到师生互动,教师要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尊严,关注富有个性的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自主。
一位好的教师,他应该学会课后反思。备课也一样,课后反思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走向成功的重要手段,善于反思的教师,通过总结、反思与持续学习,每天,每年都有不同的积累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