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岚
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人们看待独立于自身之外事物的态度称为情感。而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重要一环的情感教育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包括老师、辅导员等为了提升大学生教育自己、管理自己等各方面的自我意识,通过采取与大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互动这种主要途径来优化其感情道德素养。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发展迅猛、变革激荡、加速融合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型媒介的产生与普及,种种外界因素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他们追求个性、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性、善于表达自我,并且经常能够提出独到的看法和意见。但是,每个人的原生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的背景都不相同,因此,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也不相同。在当下高校校园内,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还存在适应不了大环境、心太容易失衡、抗击打能力差等诸多问题。近几年来,高校频繁发生的跳楼事件、自杀事件等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跟说明。在这种背景下,实施情感教育并提升情感教育的有效性才能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从这一个层面讲,实施情感教育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客观方面,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与学生打交道最频繁,辅导员本身应该承担起管理学生、服务学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责任,但是由于他们将主要精力跟时间投入到了处理学生日常事务上,因此无法顾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主观方面,第一是部分辅导员认为高校有思政课老师,这些人可以帮助解决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们无需在这些工作上下功夫。第二是某些辅导员认为大学生都已经成年了,有能力解决自身心理情感问题,所以无需狠抓这一方面的工作。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大精髓。当下大学生,考虑到他们的原生家庭以及时代背景,他们大多数是独身子女,因此在人际沟通交往方面的能力还很缺乏,甚至不懂以诚相待、多从别人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问题。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很容易产生一些摩擦和冲突,一旦这些事情发生,斗则两伤,十分不利于校园和谐,乃至于社会和谐。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有效实施大学生情感教育,养成健康的心理,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校园和谐和社会和谐。
情感对人的影响要辩证看待。正面的情感可以让人自信乐观、精神抖擞;反之,消极的情感则让人颓靡不振、精神涣散。恰如其分的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产生积极正面的情感,比如开心、热情等,避免消极的情感,比如压抑、恼怒等。当学生长期处于正面情感的作用下,他们每天心情顺畅,乐观地看待生活,自信地对待人生,热情地对待身边的人。如此一来,他们每天受到积极情感的鞭策,学习起来热情更高、动力更足,效率也会变得更高。
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当一个人在开心的时候,他会无形中带动其他人心情高涨;相反。当一个人在伤心的时候,他也会无形中对其他人的心情产生负面影响。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每天保持畅快的心情,当一个人心情舒畅的时候,他身边的人也会被相应地带动起来,当身边的人心情都畅快的时候,可以有效避免很多摩擦和矛盾,进一步地可以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当大学生在一个和谐的人际圈中生活学习的时候,他们的“三观”也会得到很好的塑造。
当下大学校园,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双方敌对的现象也不乏少见。实施情感教育可以调节紧张的人际关系,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戒备和敌对。当师生关系很和谐的时候,学生会信任老师,老师也会更加关爱学生。当学生无论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麻烦或者困惑的时候,便会选择向老师倾诉,老师则会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情感生发、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需求,没有需求也就不会有情感产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地去理解和感知大学生的情感诉求,坚持“以人为本”。大学生作为一个校园与社会结合的群体,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其情感诉求也必然有其特殊性。当大学生有了个性化的情感需求时,教育者应该对此给予尊重,在此基础之上,再谋求合理的途径来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些特殊的情感需求。对于某些不太合理的情感需求,教育者也不能漠视,也应该在尊重的基础上,采用一些温和、理性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各种情感需求有可能产生的危害跟破坏,从而引领他们逐渐消除那些不合理的情感需求。另外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有家国情怀,不仅帮助学生处理自身的情感诉求,还应该帮助他们扩展自身的情感诉求,上升到社会、民族、国家、世界的高度。从而让他们形成更为广阔的情感世界和更博大的胸襟以及更加健全的人格。
在校大学生除了自己的同学之外,每天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的就是他们的老师了。高校全体老师应该增加与学生的情感互动,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不仅当学生的良师,也可以成为他们的益友。除了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状态有关注之外,还应该关心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烦恼以及疑惑。只有沟通渠道畅通了,老师才能知道学生的情感动向,才可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学生才能有情感诉求的渠道,否则,空有情感诉求但无情感诉求渠道,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不能解决学生的需求,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还是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思政工作者应该在日常学生工作中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情感具有鞭策和调节功能,思政工作者理应有这样的认识。老师们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们的各方面的需求。除了日常教学活动外,可以开展一些有价值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体验,与此同时,师生同乐,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地可以促进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教育学生绝对不单单只是学校的任务,各方应该为学生教育承担起相应的职责。教育学生只是学校的职责跟使命是全社会一直以来的观念。这种畸形的教育观所带来的问题也是普遍而发人深省的。教育是全国性、民族性甚至于世界性的一个使命跟责任,各方都应该协调配合,发挥出相辅相成的作用。对于学生家长而言,在以往,比较重视对学生物质方面的关注和给予,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情感心理的关心和教育。家长一定要跟老师保持联系,同时应该与孩子保持密切沟通,多去主动关心孩子的生活和情感世界。社会也应该对孩子的情感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比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大学生免费心理咨询和心理问题解决机构等等。只有各方相互配合,一起努力,思政教育才能切实解决大学生的情感问题。
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重大且关键,高校教育者们必须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时刻狠抓这方面的工作。只有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实施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才能得到切实的发挥。思政教育工作者们要善于利用规律,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从而真正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民族和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