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容玲 张瑾 刘艳
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其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重塑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在对融入必要性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分析,探索融入路径,通过原典解析、案例导入、情境模拟、实践教学把“仁”“义”“理”“智”“信”的内涵和理念融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教学中,培养有仁爱之心和公义之心,懂礼节、明是非、讲诚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育人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主战场,它不仅是政治课,也是文化课。目前高校思政课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政治宣导、轻文化涵化现象,弱化了育人功能。部分大学生受外来西方文化、网络快餐文化等多元文化影响,陷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泥潭,贪图享乐、投机取巧,形成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令人匪夷所思。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性格,而且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治世原则,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论是在教育资源的挖掘、教育手段的应用还是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上,都不可能回避中国传统文化Ⅲ。儒家思想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代表,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当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仁义礼智信”认同度较高,但了解较少,认为把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有效的途径,可改变思政课单一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资源,帮助其建立文化自信、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扭转金钱至上的思维模式、重构道德观念。
一、“仁义礼智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调查
笔者编制了《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认知现状的调查》问卷,针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情况、对传统文化了解情况以及对传统文化教育有效途径的选择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以期更好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落实路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的多个课堂上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湖北高校大一16个班级500人,回收有效问卷48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约97%。应用SPSS20.O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一)认知水平多样化
调查数据显示,53%的大学生表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在当今时代需要重新被提起并重视起来,很有必要,45%以上的学生表示有必要,但缺少提倡的大环境;只有不足2%的学生表示不太必要或完全不必要。89.4%的同学表示很愿意或较愿意探讨“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可见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水平多样,对“仁义礼智信”认同度较高。
(二)知识储备短缺化
数据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相对薄弱。系统读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同学仅占4.74%,读过一小部分的占58.1%,只听说过这几本书但不了解具体内容的占37.1%,可见大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的经典书籍仅停留在听说、了解层面。能准确说出“仁义礼智信”内涵的同学仅占43%。
(三)重视程度复杂化
在对传统文化教育有效途径的选择上,51.54%表示通过老师在思政课堂上进行讲解是最好的做法:27.4%表示开选修课专门讲解较有效果:9.28%表示网上学习传统文化视频有效,11.7%表示可自学。可见,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复杂,较多同学认同把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是有效的模式。
二、“仁义礼智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
(一)育人功能目标一致
习近平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其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治世原则与高校《思修》课程培育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育人目标高度一致。其中,“仁”可重塑当今部分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家教修养、为人民服务意识、生态意识,“义”可扭转大学生个人利益至上、不惜投机取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取向:“礼”可培育大学生文明有礼的个人修养和公共道德:“智”可提高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信”可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
(二)育人资源高度契合
“仁”的内涵有四重境界,修身、孝悌、爱人、爱万物,“爱人”是其核心价值。“仁”的修身内涵可融入高校《思修》教学“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章“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个人品德”、“向上向善、知行合一”等章节中,指导大学生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省察克治、学思并重、慎独自律、知行合一;“仁”的孝悌内涵可融入《思修》“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章“家庭美德”章节教学中,指导大学生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尊老爱幼、感恩父母;“仁”的爱人内涵可融入高校《思修》“人生的青春之问”一章“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正确的人生观”章节教学中,指导大学生用仁爱之心、仁爱之行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小我与大我统一起来,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仁”的爱万物内涵可融入高校《思修》“世界观”教学中,对大学生弄清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有指导作用:也可融入“社会公德”教学中,教育大学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义”的理念可融入《思修》“辩证对待人生矛盾”教学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得失观、生死观、荣辱观具有现实意义,也可融入“坚定理想信念”教学中,特别是结合疫情时期、大难当前,一线医护人员、公共管理人员、志愿者们的大“义”精神在实现国家安定繁荣、维持人民的美好生活理想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礼”的理念和新时代礼仪行为规范比如敬语、礼让、礼节等可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道德”教学中,提倡文明有礼,在实践中争创文明宿舍、文明班级,为文明校园、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智”和“信”的理念可融入高校《思修》“核心价值观”教学中,引导大学生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人生的价值标准,特别是在个人层面,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可融入“道德观”教育教学。
三、“仁义礼智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途径
将“仁义礼智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破解以下难题:对原典的解析、与当前复杂社会现象的结合、摆脱说教、创新教学形式。
(一)原典解析
由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限,在思政课教学中嵌入原典解析,有助于其了解内涵,提升文化自信。
1.把“仁”的解析嵌入人生观教育
在讲《思修》的人生观部分时,嵌入“仁”,引出学生对“仁”的看法,通过深入解析“仁”,梳理“仁”的内在逻辑,引导学生对照分析自己的人生观,点评儒家求“仁”的人生目的与当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强调爱人。
《论语》中有109处提到“仁”,《大学》、《中庸》、《孟子》也有多处提到“仁”。“仁”以修身为始,以孝悌为本,以爱人为核心,并推人及物提倡爱天地万物。
修身主要体现在性格养成、认知培育和行动实践上。在性格养成上要刚毅木讷——培养刚强坚毅敦厚的品性不虚伪、不浮夸,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又“巧言,令色,鲜于仁”(《论语·学而》);在认知培育上要自觉自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主动、自觉求仁。“曾子日: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引: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谋事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在行动实践上做到力行、慎独:“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强调身体力行去实践才能接近“仁”。“慎独”(《中庸》),强调“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瞑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就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要谨慎小心,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警惕注意,即使隐秘细微的事情也终究会被人发现。通过讲解修身,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上自觉、生活上自律、遇事自省。
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仁”之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如何做到“孝”,要从内心里尊敬父母,自觉对父母和颜悦色。“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子游问孔子何为孝,孔子回答,如今说的孝,如果只是能够养活父母,那么说到犬、马,也都能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和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子夏问孝,子日:色难。”(《论语·为政》)强调侍奉父母,要和颜悦色。当今不少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腐蚀,一方面有孝敬父母的表现,同时也因父母不能及时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而对父母横加指责,有的甚至暴力相向。有的大学生盲目进行校园贷、网络贷以满足其即时消费需求导致父母肋紧裤腰带为其还款,有些甚至负债累累。通过讲解孝,引导大学生感恩、尊敬父母。
爱人,是“仁”思想的核心,强调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实现人的价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可见,“仁”是推己及人,是在“孝悌之心”的基础上,把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姐妹的“悌”,推广到对他人的“仁爱之心”。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正是对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当今大学生中存在“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倾向,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有的大学生为了获得个人利益,习惯“走后门”,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不愿过多关注,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利己和功利。通过讲解“仁者爱人”,引导大学生友爱他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爱天地万物,是推人及物的大爱,孔子提倡“钓而不纲,戈不射宿”(《论语·述而》),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用弋射的方式获取猎物,但从不射取休息的鸟兽。孟子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爱”思想,提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他巧妙地将“仁民”与“爱物”密切相连,以推人及物的方式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讲解爱天地万物,引导大学生爱护环境,爱护公物,遵守公德,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2.把“义”的解析嵌入价值观教育。
在讲《思修》的价值观部分时,嵌入“义”。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为国家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与“义”的公义理念相契合。
“义”的内涵指公义,正义。孔子主张“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引、“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反对见利忘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义”是“仁”的逻辑推演,在自我与他人之间、个人与人类群体之间,人类与生命、非生命自然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时,用“义”来指导行为选择,做出“应当与否”的价值判断。提倡“义利并举”,但当义与利发生矛盾时不惜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而在对当今大学生的义利观做的问卷调查中显示,问及“是否愿意在实际生活成为以义为重的人”时,78.43%的人表示不愿意,觉得这种人生活得太辛苦了,不值得。通过讲解“义”,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
3.把“礼”“智”“信”的解析嵌入道德观教育
在讲《思修》的道德觀部分时,嵌入“礼”“智”“信”,强化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教育。“礼”的基本内涵从封建社会的“礼教”逐渐演变为:礼敬、礼让、礼仪、礼节等。“智”的基本内涵是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信”的基本内涵为诚实守信。孔子主张“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当今部分大学生缺“礼”,如因出言不逊导致同学矛盾、对师长无恭敬之心也无敬语、公共礼仪意识淡漠:也缺“智”:没有辨别能力,容易上当受骗,受多元价值观影响是非界限不明,对恶行司空见惯,盲目追求、攀比高消费;更缺“信”:作业抄袭之风严重、考试作弊屡禁不止、求职履历弄虚作假、助学贷款不如约归还等。通过“礼”“智”和“信”的讲解,引导大学生重新确立真善美的标准,争做文明有礼之人,以为人民服务为荣、以个人主义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二)案例导入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案例教学对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具有重要作用。
在《思修》道德观部分,引用“仁义胡同”的案例,讲述邻里之间因地界发生纠纷后,在京城为官者修一封家书“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主动退让三尺,邻居见状也退让三尺,形成了六尺巷。通过此案例将“仁”和“礼”融入教学,彰显个人品德。
(三)情境模拟
情境模拟教学,通过对事件发生与发展的情景、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接近现实情况下扮演某种角色或进入某种心理状态,并和其中的人或事产生互动,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
在《思修》人生观部分,人生目的教学环节,探讨学生为什么而活,让其设计写墓志铭情境,了解在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活动开始前,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在标题写出“某某的五样”,脑海中瞬间显现出最重要的五样,人或事均可,然后生命中出现变故,必须逐个舍弃,最后只能留下一样。学生独立写完后,小组交流,最后选出代表在课堂上分享。笔者在多次教学实践中发现,學生对这种情境模拟很感兴趣,70-80%同学最后选择的是父母,其他选择呈现多样化,有生命、尊严、有钱、信任等。在学生分享结束后,老师的点评至关重要,在尊重学生价值选择的个性化同时,结合传统文化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君子人格的讲解及当今为人民服务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导向。
(四)实践教学
通过组织辩论赛、经典诵读、读书会分享、社团活动等实践教学活动,提高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文化、德育育人效果。
在个人品德之诚信教学环节,笔者组织辩论赛“无人监考教室行得通吗”“维系诚信,主要靠制度还是教育”,学生搜集大量资料,加深了对诚信的认识。笔者所在学校组织了传统文化经典背诵比赛、传统文化读书会等活动,提升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之,把“仁义礼智信”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活动中,是对传统优秀文化创新传承的有效途径,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