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物理知识关联与应用

2020-12-07 06:09徐珊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6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初中物理

徐珊

摘  要:本文基于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合初中物理相关概念研究,对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的物理知识运用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初中物理;概念整合

概念是知识的基本单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物理概念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内容,其可以视为小学科学课程概念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而研究发现,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初中物理概念是可以经过转换后合理应用到小学科学课堂中的,也因此对于二者的关联性和具体运用进行探索分析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初中物理概念引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可行性

(一)教材中的科学概念

小学科学概念的提出多源于生活实例,即根据实际活动或具体模型来得出关于具体事物的概念,加之小学生阶段性认知特点的原因,所以在概念的描述上也是十分口语化的,甚至会直接根据具体的事物名称来进行定义。

(二)教材中的物理概念

初中阶段的物理概念是基于前概念的,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活动探究都源于小学科学概念知识,加上对科学探究的强调,可以说是对小学科学概念知识的进一步说明、深化和拓展。所以,初中阶段的物理概念是较为专业的,但与此同时抽象化特征也比较突出,具有普遍意义。

(三)比较法分析

根据小学与初中阶段的概念特点,通过比较来选择定性与定量的方式进行分析说明,从定性分析中可以发现许多科学概念中都含有具体事物的名称,而物理概念的描述性和科学性则更强,是基于科学概念的拓展与延伸。科学概念的基本形成过程主要以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与感知活动为主,是直接获得的形式,而物理概念则是基于科学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再探究,并且需要归纳总结来得到抽象化的普遍性描述。定量分析中,根据教材来测定二者的相似度,说明了科学概念用于掌握物理概念的可行性,使得教师对于科学概念的运用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和选择。以滑动摩擦力和力臂两个概念为例,初中物理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小学科学的滑动摩擦力概念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初中物理力臂概念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小学科学概念为“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可以看出,科学概念的表述较为口语化,而物理概念则包含了许多专业术语,并且常见的抽象化语言是其显著特征。但也不难发现,小学科学概念与初中物理概念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也是需要去准确运用的部分,只有知道两者的区别并合理把握二者的联系,才能够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

二、教学设计

(一)分析教材

本文以“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为例,本课主要由实例以及探究活动来帮助学生明确概念本质与内涵,并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而初中阶段的物理摩擦力相关内容中则是通过问题和图片来进行导入的,安排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同样也是为了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二者均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这一目标和理念。从概念本身来看,摩擦力及其分类和利弊都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直接导入的事物,而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合理。比如通过磁悬浮和气垫船两种生活中的交通工具来解释摩擦力的利与弊,通过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这同时也落实了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实践中要明确力学内容的重要性,尤其是摩擦力和杠杆相关部分,既要达到新课程标准中的“了解”要求,也要使学生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了解和解释摩擦力。

(二)学情分析

摩擦力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一个概念,但对于初次接触物理概念的小学生来讲,很容易将摩擦力和阻力两个概念弄混,这也是为什么教材会安排区别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的内容。而教师在此基础上则可以灵活运用初中阶段的运动内容,来强调说明“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的运动”本质,通过类比的方式来让学生对静摩擦力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目标

通过生活体验思考摩擦力产生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通过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来谈谈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通过生活实例来总结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通过自主观察與大胆质疑来尝试总结静摩擦力,并运用类比的方法来区别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四)教学过程

教师课上通过一段进城洗车的图片来引导学生的思考,旨在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同时引出问题:“为什么很多城市都明确要求外来车辆在进城之前必须要清洗干净?”带着疑问来再次观察“如果不用滑雪杖不断支撑地面,滑雪运动员就会慢慢停下来”“从滑梯上滑下来之后,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便会停下来”两个现象,由此引出阻碍物体向前运动的力,进而组织学生展开对不同摩擦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受力情况、速度、重量、受力面积以及粗糙程度进行详细分析,在团队合作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科学探究,使学生完整经历提出猜想、做出假设并一同解决问题的过程。

综上,如何将未来的概念知识引入到当前的教学当中,并发挥其有利价值是值得进行深入探索的,而在此基础上需要教师具有一套完整的整合与教学思路,根据二者概念的相似度来决定是直接使用还是转换后使用。

参考文献:

[1]仇灿.从“前概念”到“科学概念”——小学科学概念教学探究[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8(11):75-78.

[2]姚亮.善于利用前概念构建科学高效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8(24):85-86.

[3]段小霜.前概念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的意义与应用初探[J].祖国,2018(09):279.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初中物理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