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经典文本多元解读研究

2020-12-07 06:09程朝晖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6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程朝晖

摘  要:初中阶段的语文多元化解读主要是针对一些具有丰富意义的语言文字以及品味含蓄而朦胧的意向组合。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经典文本的多元解读,需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做到尊重教材、解读有界。经典文本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作品,是语文教学活动发挥其教育作用和价值的根本所在。随着新课改革的持续深入,对经典文本进行解读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课堂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经典文本多元解读现状,探究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研究

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经典文本阅读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占比较大,但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无法深入分析、理解阅读理解内容,自然无法取得较高的分数,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语文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经典文本的解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應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在教学环节,教师应当积极引入这一教学手段,通过多元解读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初中语文经典文本多元解读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其不仅是学生解读文本的指引者,更是学生审美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关键。为此,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水平与学生文本理解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自身能力的缺失,使得文本解读环节出现许多问题,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文本理解的过程,本身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过程,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这种互动的实现非常困难。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知不到位,学生丧失了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教师以自我的思路进行授课,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同时,许多教师对教材参考书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并习惯性地直接用参考书进行教学,这使得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缺乏独立的讲解,使得多元化解读开展变成了单方面的知识灌输。2.解读方式单一,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有着一定的开放性特点,而对于文本的解读更应当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解读方式非常单一,部分教师直接以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展开文本解读,并把自己的想法、观点强加给学生,使得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

二、初中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策略

(一)倡导多元化的解读方式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意识到经典文本的解读思想是多元化的,其中没有固定、唯一的方向、方式。所以,解读文本之后所得出的结论也不是唯一的,而是需要随着读者思想的进一步而不断完善。以《背影》为例,其属于一篇散文,但是它不同于以往的诗歌,也不是作者在某时某刻的所感、所想,而是描述了作者在长期生活后所获得的感悟。在这一文本多元化解读中,教师可以从回忆、忏悔、接受美学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回忆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一文本主要体现了当下与过去两个时间的跨度,而作者的情感也存在于这两个跨度之中;从忏悔的角度进行分析,作者并没有在文中写到如何思念父亲,也没有写到自己对父亲养育之恩的感激,却只是反复地描述自己的眼泪、悔恨。这种表述方式,充分体现了作者当时对自己的行为的懊悔;从接受美学角度进行分析,该文本表现出作者的忏悔之情,而读者也能够将作者的这种“忏悔”转移到自己的身上,获得更深的体会。

(二)把握解读的界限

众所周知,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使得任何一个时代的作者将自己带入到文本之中,并从自身的审美体验、世界观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看法。但是这种想法并非是天马行空般地产生的,而是在充分尊重作者意愿的基础上,并联系社会整体背景所得出的。这就说明,文本解读的多元化需要把握一定的界限,脱离一定的文本所存在的范围,就非常容易出现过度解读、错误解读的现象。以曹操的《观沧海》文本解读为例,部分学生在解读过程中会认为当时的曹操骄傲、自满,很明显这种解读是非常不恰当的。学生的看法是对当时曹操所处环境,所作所为的一种错误理解,是脱离文本、脱离时代所犯的低级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曹操一生的坎坷经历,以及其当时所处的境地进行解读,以正确把握曹操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景象时的心情,体会到曹操当时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三)尊重教材,从教材内容出发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以及知识的载体,在经典文本多元解读中学生唯有从教材内容出发,才能够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中学生语文学习中阅读对于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更要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品味语言、如何捕捉文字背后的隐藏信息,如何揣摩文本中的重要暗示等等。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经典文本进行分析时,要以一种辩证的理性思维去面对学生,以使得学生展开思考。

三、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意识到经典文本多元化解读的重要性,并分析以往文本解读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反思,积累经验,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同时,在多元解读中,要以其核心思想为中心,以免学生因为多元解读而忽视了原文的根本含义。

参考文献:

[1]胡玉龙.初中语文经典文本多元解读探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22):54-55.

[2]周博,许采娟,栾力娜,张馨元.初中语文经典文本多元解读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1):134-135.

[3]魏明驹.初中语文经典文本多元解读教学及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2017(12):42.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运用生活元素调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的策略
加强教学资源开发,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
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