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韩语专业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2020-12-07 10:55章叶
时代人物 2020年2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章叶

摘要: 根据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的精神,应用韩语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势在必行,韩国概况是一门以韩国社会文化为主要授课内容的课程,在近年来输出强劲的韩流文化影响下,高校文化课程更需注入课程思政内容以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及文化观念,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跨文化交流人才,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做中韩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和桥梁。

关键词:应用韩语;韩国概况;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韩国概况作为高职应用韩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技能后,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韩国的基本概况、韩国文化以及社会状况等,对学生语言技能的掌握,语言文化的理解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必要的支撑作用。基于韩国概况课程内容的特点,即旨在介绍他国社会文化、民俗等,因此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加强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使学生们在学习和了解韩国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培养正确看待他国文化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端正自身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态度和位置,即既是文化的接受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通过韩国概况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使命感,也有助于实现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交往密切,同属于汉字文化圈的韩国,其传统文化中大多与中国渊源颇深,也可谓是一脉相承,相互交融。近年来中韩两国的各方面交往也在不断深化,构建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中韩关系需要深厚的人文支撑和民众基础。应用韩语专业学子作为促进中韩跨文化交流的一员,无疑需要掌握担起此任的语言能力及文化素养。因此,应用韩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及深化必不可少。所以在韩国概况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韩国文化讲解不应该是独立的,而应当结合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对比,看异同,学习相关表达,实现用韩语讲中韓文化,成为中韩两国交流的媒介和桥梁,而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首先做到了解本国文化,并具备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能力。

  1. 整合教学资源,学习、比较中韩文化异同

中韩两国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在文化、习俗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我们熟知的传统节日,便是如此。传统节日章节部分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韩国传统节日文化,掌握跨文化交流中所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但仅单方面学习韩国传统节日文化,单向接受外来文化对跨文化交流的学习者来说,可能会带来双向文化交流受阻的问题,即学生无法同等地输出本国相关文化内容。因此在介绍韩国传统节日及文化现象的同时应当向学生展示对应的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学习相关韩语表达及介绍方式。

我国最重要的三个传统节日:春节、中秋、端午,也是韩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两国过节的时间一致,但节日活动以及其中蕴含的民族情感在历史长河的行进航路中早已产生了差异,并逐渐演化成当下的表现形式。春节在中韩两国都是倍受重视的传统节日,阖家团圆辞旧迎新是两国春节的共同主题。我国的拜年,在韩国被称为岁拜,同样相同的还有给压岁钱这一习俗,而不同的是在中国,人们通常会把压岁钱放进象征着喜庆与吉祥的红包里。被称为白衣民族,崇尚白色的韩国人则多会选择把压岁钱装在白色信封里。另外,在民俗活动这一方面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我国春节独有的节日活动有年夜饭、守岁、舞龙舞狮、踩高跷、贴春联和放鞭炮等,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设,这一天我国人民主要进行吃粽子、饮雄黄酒、带荷包、拴五彩绳、划龙舟等活动来度过端午节。而韩国的端午节一般指江陵端午祭。江陵端午祭是由舞蹈、满洲萨满祭祀以及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的,由韩国江陵地区的农民在端午这一时间段进行的特有的一种巫俗祭祀活动,并不是特指一个节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通常以大关岭祭神的活动为开端展开端午祭活动,持续时间为二十天至一个月左右。此外还有数种祭典和假面舞剧以及农民乐舞比赛、投壶、摔跤、荡秋千等活动,与我国的活动形式差异较大。

中秋节在中韩两国都是家人团聚的重要节日,在韩国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中韩两国中秋节的日期相同,均为农历八月十五,韩国的中秋节与我国中秋节属于同源节日,但形式及节日活动与我国有许多差异。我国中秋节的主要节日活动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主要蕴意为寄托思乡思亲之情及祈盼丰收幸福。韩国中秋节的主要节日活动则为祭祀,省墓,走亲访友、吃松饼等,主要目的为祭祀祖先、探望长辈以及祈祷未来美好的生活。可见我国与韩国的中秋节虽有相似之处,但具体节日活动与蕴意都存在差异,这正是两国民族文化差异的体现。

不仅仅是传统节日,在两国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能找到相似的地方,但又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丰富的教学素材可供对比,有助于学生在了解他国文化的同时,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并认识到了解本国文化的重要性,时刻牢记外语学习者的使命,即促进交流以弘扬我国优秀文化。

  1.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提升文化自信和自觉

韩服部分的章节主要内容为了解韩服的由来及发展。韩服是从朝鲜民族的本土服装,是从古代的新罗与高丽到朝鲜朝,在受到中国汉服给予的影响后,经过不断“民族本土化”发展而成的服饰。王氏高丽王朝时期初见雏形,之后不断吸纳中国各个时期的服饰特色、最终成型于朝鲜朝初期。近年来,随着大众媒体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韩国政府正大力推行韩服世界化,而借着韩流的盛行,例如韩国影视剧的广泛传播,韩国艺人、偶像团体等身着韩服出现在观众视野等形式,韩国传统服饰-韩服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了解。韩服与我国传统服饰汉服渊源颇深,近年来我国也有汉服兴起之势,汉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势在必行。因此在学习韩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和了解我国汉民族传统服饰,实现跨文化交际中的双向文化交流,为汉服的。例如对比韩服与我国汉服的异同点,学习汉服在我国各个朝代的基本特点,通过图片、影视资料观赏汉服并用韩语进行汉服介绍。由此实现对韩服和汉服的知识掌握及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并通过汉服审美提升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认识和文化自信,鼓励学生自觉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服饰文化。

韩国企业部分的章节中主要内容为介绍韩国知名企业及其发展故事。韩国是继日本和新加坡之后的第三个亚洲发达国家,三星、现代等韩国知名企业都广为人知晓。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国民经济腾飞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成长壮大起来,尤其在一带一路建设的道路指引下,不仅在国内大放异彩,更是在世界舞台上也备受瞩目。如: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小米等为大众所熟知的民营企业等。另外以占据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第2-4位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其重要性也绝不可忽视。因此,在学习韩国企业名称及企业故事的同时,应同时了解到我国知名企业的韩语表达及基本介绍方法。此外,我国的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可着重强调进行讲解,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特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优势。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我国文化的传播者,了解我国企业类型及著名企业的基本情况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意义的理解,更能提升对我国经济腾飞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 提升思辨能力,正确看待文化差异

端午节之争。我国和韩国传统节日中均有端午,事实上根据历史记载,韩国端午祭源于中国并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时间及称谓基本一致,但其节日活动内容以及节日活动的起因、目的均不相同,韩国的端午称为端午祭,是与祭祀活动相结合发展而来的,如今主要在韩国江原道江陵地区举行。2005年韩国成功申遗“江陵端午祭”,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也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相关专家曾表示,韩国申遗成功对我国端午文化不会造成冲击,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中韩两国民间有关端午所属的争论却未曾休止。一味的争论和指责谩骂无疑是不利于两国交好及文化交流的。因此应用韩语专业学子作为跨文化交际的践行者和重要一环,更应提升思考和辨别能力,用正确的态度和视角去看待文化差异,并主动传扬正确的文化内容,消除误解和争端。

韩流是韩国现代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我国也受到了许多群众的喜爱和追捧,高校应用韩语专业学生更加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韩流。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长期的语言及文化学习过程中,韩流必定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文化交流及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韩流的传播和发展有许多可取之處。例如通过韩流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行,韩国文化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促进了韩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催生了许多相关的文化产业,为韩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小的力量。另外韩流文化具有不断推陈出新,自我创新的能力,文化创新能力是文化保持生命力的必要因素。这也使得多年来韩流文化保持活跃、影响力持久。此外一些韩国影视剧中描述主人公积极面对生活,奋发向上的内容也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启示和影响。这些在跨文化交流中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部分。但在日常生活中过度崇尚韩流则可能会带来影响正常生活、荒废学业等不良后果。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味推崇韩流,则会造成轻视本国文化及媚外的问题。而且韩流虽有可取之处但其中也存在着糟粕,因此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韩流及其他韩国文化,避免盲目崇拜十分必要。教学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充分利用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通过正面积极地引导,帮助学生提升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看到韩流文化的广泛流行对促进我国文化推广及发展事业的启示,在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端正态度,时刻牢记自身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光荣使命,把知识积累、职业能力发挥到祖国事业的建设中。

韩国概况既是一门外语类课程,也是以韩国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文化类课程,在外国语言及文化的学习任务之外,还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要培养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道德品质,以及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跨文化交际人才。通过课程思政与韩国概况课程的融合,不仅能丰富学生对外国语言及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了解,提升文化认同感、自豪感,使文化课升华成为更有深度、更具教育意义的课堂。这对于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所需的跨文化交流人才及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4).

[2]KANG SUKJONG.中韩节日文化对比研究—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为例[D]威海,山东大学,2018.05

[3]刘丽娜.“高校韩语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思路与途径的思考”[J]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0.73-78页

[4]秦广兰.“课程思政”融入《基础朝鲜语》课程教学探索”[J]国际教育.2020.127-128页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高职顶岗实践课“课程思政创新”管理实效初探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