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智力障碍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论述了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智力障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策略
智力障碍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从智力发展水平上可分为一级智力障碍:IQ值在以20下;二级智力障碍:IQ值为20-34:三级智力障碍:IQ值为35-49:四级智力障碍:IQ值为50-69。智力障碍儿童又称“智力残疾儿童”、“智力落后儿童”,指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水平,同时显示出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在现有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中,研究者多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界定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广义上的社会适应能力与适应行为的概念是等同的。狭义的定义则认为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人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技能。我国学者多是从狭义的角度对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概念界定的。尽管不同的学者对社会适应能力的界定有所不同,但是这些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对社会适应能力进行理解:一方面,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日常生活能力的体现;另一方面,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与人交流沟通能力的体现。对智力落后儿童而言,社会适应能力即是衡量他们智力落后程度的一个指标,同时也是他们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必不可少的条件。提高和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是培智学校的学生将来直面社会、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需要,是对智障学生进行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
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这三个途径实现。这三个部分互为补充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培养既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义务,更依靠社区的服务,只有这三者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使智力落后儿童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一、家庭教育是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础
家庭教育在智力障碍儿童适应行为的训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顾名思义,是由家庭成员在家庭环境中所实施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智力障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家庭教育参与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也已经是一种普遍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这不仅仅是因家庭教育可以给智力障碍儿童自身发展带来好处,同时它也可以在帮助智力障碍儿童适应社会的基础上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只要家庭教育得当,智力障碍儿童就能做到自食其力,学会独立生存,而不致于成为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吃饭、穿衣、上厕所、打扫卫生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以及语言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来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父母带领孩子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以言传身教相结合来发展其基本的道德修养,同时还针对智力障碍兒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等,这些都是家长在与孩子日常的生活与交流中发展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方式。总之,家庭教育对基本的生活能力的培养奠定了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基础。
二、学校是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主渠道
学校教育在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能够为家庭和社区教育提供适合儿童发展的个别教育计划和专业化的知识与技术支持,能够为家庭和社区教育提供教育评估和意见,在协调智力落后儿童的生活与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智学校首先主要通过校本课程来达到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设置语文和数学来使其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识,以生活适应、劳动技能、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等课程来培养和训练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其次是利用课外活动,例如课间体操和课余时间体育锻炼以及学校组织各种有助于智力障碍儿童适应学校、适应生活的课外活动等来帮助学生发展身体以及交流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往。再就是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以及在运动、感知、言语、思维和个性等方面的主要缺陷,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治疗、咨询和辅导,使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有助于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三、社区是是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社区教育在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中起着辅助作用。学校和家庭存在于社区中,社区为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训练提供了常态环境,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提供资源支持,是天然的教育训练基地。社区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针对不能按时入学的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康复训练;邀请智力障碍儿童家长广泛参与各种社区活动,普及特殊教育知识,构建自然支持环境;对部分智力障碍青少年进行社区就业安置,并提供支持性就业服务;对成年智力落后者未来生活进行规划和协助。智力障碍儿童对社区生活在身体与心理上的全面参与是实现社会公正理想的有效途径。
社会适应能力是智力障碍儿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掌握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技能的关键。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既有利于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健全人格的发展,也有利于减轻智力障碍儿童的家庭和整个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王倩.培智学校中智力落后学生学校适应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安思静,女,本科,甘肃省会宁县特殊教育学校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