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补配修复中的色差现象与视知觉运用

2020-12-07 10:55寇芳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8期
关键词:色差

寇芳莹

摘 要:在文物修复中的补配及仿色环节,色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合理现象。但在特殊情况下,补配部位的颜色与文物原色间的细微差别会被凸显、放大,而对文保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文章以递进式逻辑阐释研究观点,采取跨学科的多元视角分析色差成因,從文物仿色实操难点入手,剖析视觉思维特点和色彩原理,重点关注视知觉的能动效用,进而分享可行的仿色技巧和色差调控方法,总结了如何在文物修复中实现视觉与思维的桥接、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直觉与理性的平衡。

关键词:文物修复;补配;仿色;色差;视知觉

1 概念明晰

“补配”是文物业界的常用语,是在依据文物固有造型的基础上,用材料将其残破、缺损部分修整、补齐的技术工艺,是修复陶瓷器、青铜器及其他器物类文物的惯用技法。残破文物需要通过补配来全缮器型,补配工艺常伴随补绘、作色等后续步骤。

“仿色”意同“随色”“作色”,是为保持修补过的文物外观和谐、艺术风格统一而对补配部位进行着色施绘的修饰处理。仿色时,“修饰必须有充分可靠的依据,不能随意添加、创造、歪曲”①。

“色差”顾名思义即颜色的差别,具体反映在两种颜色的色相、明度和纯度这三项色彩要素上。本文讨论的“色差”专指补配仿色部位的颜色视觉效果与文物原色的差异性。

2 色差成因探析

色差的成因是在文物修复工作展开前就应通晓明晰的理论内容,是文物修复者必备的业务知识。关乎补配材料与颜料品种的筛选、修复环境的微控调整以及补绘施彩技法的考虑等。

色彩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且难以避免,它们在创造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也会给人类活动带来一定消极影响,故而对色差进行分析与控制是有必要的。残破文物需要通过补配来全缮器型,补配工艺常伴随补绘、作色等后续步骤,而仿色过程中产生的色差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会被放大和突显,导致补配部位的颜色与原器物区别明显,给陈列展览及文物拍摄带来不和谐的视觉感受,既不能满足展览修复的观赏性要求,又影响了文物藏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展现。只有对色差出现的原因进行探索与反思,认知其中规律,才能对文物修复方案给予前瞻性指导,让文物资源得到更恰当的保护和利用。

2.1 客观因素

色彩由色相、明度和纯度这三项要素指标构成。色相即颜色的类型,如红、绿、蓝、紫等;明度又称为“亮度”,表示颜色的深浅和明暗程度;纯度也称“饱和度”,用于表示色彩的鲜艳程度。这三项要素之所以能被识别,是因为各长短不一的光波会反射到人的眼睛,再由视神经传递给大脑。

换言之,从客观角度看,影响光波的因素就是影响色彩的因素。色彩效果分为物体固有色、照射光色和物体表面反射光色。固有色是物体在白色光源下呈现出来的色彩,它的颜色表相取决于物体材质本身,材质对光吸收和反射的能力不同,物体的固有色就有所差别。照射光色的异同,来自外界光源的作用,它的冷、暖、强、弱都能引起物体在色彩表相上的改变。物体表面的反射色与环境色有关,周围环境的颜色会干扰物体固有色的表现。将此观点应用于文物工作,可表述为:“影响文物颜色的客观条件包括文物材质特性(基底材质特性、颜料材质特性、上光封护材质特性以及能导致上述材质变性劣化的一切因子)、光源变化(修复室光源、展陈环境光源、自然光等)与周围环境的映衬作用。”

2.2 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同样能引发人们在色彩信息接收与理解上的差异。不同性别、年龄、成长背景、文化层次和民族传统的人,对色彩的判断和感知会有细微差别,这个论断已被多年来的实验调研所验证,常用于解释各类人群为何会对同种颜色出现不同的审美好恶趋势①。人眼能观察到世界万物的色彩并能对其进行分辨和认知,这其实是一种视觉生理的本能反应和心理方面的感知。视觉感应和心理认知是“同时发生的,不是一前一后的过程,大脑通过视觉会对一个色彩进行综合的思维而形成一个总体印象。②”

真正能直接影响人们对色彩的创作表现并应用于生活工作实际的,则是视知觉因素。国外艺术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视知觉与色彩特质的研究已比较全面。德裔美籍知觉心理学家、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从科学的角度探索、归纳了视觉的本质特征,提出了“视觉思维”概念③,并在其代表作《艺术与视知觉》中充分论证了视知觉的重要性;法国视觉心理学家德鲁西奥·迈耶强调了“视觉质感”的意义④;英国学者理查德·豪厄尔斯(Richard Howells)认为“现代人要学会解读视觉世界,否则永远是视觉文盲”⑤,呼吁将视觉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对待。人类对于视知觉规律的运用古已有之,中国古代大屋顶的营造就巧妙地利用了曲线形态和色彩矫正的手法,消减了传统大体量建筑的沉闷压迫感和长直线两端“下塌歪曲”的视错觉,降低了干扰因素的负面效应⑥。

“视知觉”不等同于“视觉”,它不是简单的生理机能或感官参数,而属于知觉范畴,“是对于事物的各个不同特征—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甚至还包含着对这一完整形象所具有的种种含义和情感表现性的把握。②”“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⑦视知觉的主客观合一性使其在颜色的识别与再现中发挥辩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视知觉能从思维惯性和心理效应等方面引发色差,也可以调节、消除色差。视知觉是种能动的反应过程,它“发挥着参照、引证、融合、修正的综合作用⑧”,但往往被人们视为直觉而忽视掉。如果我们能改变觉察而不自省的状态,用理性思维去判断、认知、总结、把握文物修复工作中的视知觉原则,那将会在补配仿色工序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色差现象的普遍性与合理性

“没有人可以绝对肯定地说,他邻居所看到的某种颜色,与他所看到的那种颜色是完全一样的。⑨”色差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甲物体与乙物体的颜色往往是有区别的;同一物体的颜色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人也许会对同一物体判别出不同的颜色;同一个人将自己看到的颜色描绘表现出来时,所呈现的色彩与实际物体颜色亦会存在差异。即使是相对精准的现代科技提色分析系统,也很难确保从文物样本上提取的色彩信息能被绝对真实地储存于计算机数据库,或是通过数字虚拟修复技术而被完全地再现出来。在以人工技艺为主导的传统文物修复中,补配仿色后的部件与文物本体存在一定色差,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从现代文物保护理念来看,因补配仿色而形成的色差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合理而必要的。被誉为“现代修复理念之父”的切萨雷·布兰迪(Cesare Brandi)提出了文物修复的最小干预原则、可逆性原则和可识别性原则⑩,奠定了西方文物修复理念基础,深远影响了此后《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又名《威尼斯宪章》)的出台。其中的可识别性原则包括了修复材料可识别、工艺技法可识别、历史年代可识别和修复部位外貌特征可识别等系列要求。文物修复原则中西有别,我国的文物领域有追求“完美修复”模式的传统,习惯以精湛技艺无限拉近修复成果与原器物的相似程度。贾文忠先生认为中国传统修复技法尽管在外观上难以辨识,但在现代科学工具的帮助下还是可辨识的,符合国际化的文物保护理念k。所以无论是沿用中国文物修复传统技艺将色差无限缩小,还是与国际接轨,选择“远观一致、近观有别”的现代博物馆文物修复原则,主动地将色差予以适度保留,都是可行而合理的,这需要视文物藏品的工作需求而具体决策。

4 文物补配仿色中常见的色差问题

补配仿色部位与原器物的色差只要控制在可接受程度内,不影响展览艺术效果即可。然而在某些特定环境中或某些特殊条件的作用下,这种色差会被凸显、放大,超出修复预计范围,给后续工作带来不便。因此,需对文物补配仿色中常见的色差问题做出梳理和预防。

4.1 替代性修复材料易引发色差

文物传统修复追求以原工艺、原材料将器物缺损处修缮补全,相同的材料性能有利于补绘施色,修复后的文物整体感强,外观样貌和谐完美。但由于多种因素限制,如象牙、象骨、犀角、野生翠鸟毛等属于保护物种的稀缺材料,或天然宝石、陈年木料、老矿无机颜料等珍贵难得的材质,以及如铜绿、铅丹、铅白等含强毒的重金属物质,是难以获取并用于现实修复工作的,需要用其他品种的材料对其进行模拟和补配替代。

替代性材料因在化学稳定性、结构致密性、纹理质感、表面平滑度、透明度等方面与器物原材质不完全一致,故而给补配后的仿色工序带来极大不确定性,材料特质会制约其色彩表现。例如,材料表面越光滑,色彩会显得比实际纯度要高,且明度变化不稳定,更易受周围反射光的干扰①。再如,颜料的颗粒度越大,用其绘制的文物颜色饱和度越高、色相越稳定、明度越低。基于文物补配环节替代性材料使用的必然性,在选择补配材料时应优先考虑与文物原材质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相近似的材料。类似的胎体材质是仿色工序的基础,替代性材料与原器物的软硬、糙细、光泽度、防水性等特征越一致,颜料补绘上去的效果越优益。如遇到须用替代性颜料进行仿色的特殊情况,可采取相应的上光封护与消光处理措施来弥补不同品种颜料间的色彩差异。

4.2 光线变化带来色彩视觉差

色彩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体对外界光波的吸收和反射,文物色彩受环境光源的制约很大②。如何平衡、协调文物在自然光源、修复光源和展陈光线下的色彩差异;如何保证当光线环境变化时,补配仿色部位的色彩仍能与文物原器相统一都是文物修复工作的难点。

通常来说,在自然光下进行补绘仿色工作最有利于还原器物本色。但日光中的紫外线有光化和光解作用,会导致文物材质发生变色及变脆现象,而红外线的热辐射效应又会影响颜料层内有机类胶质的缩胀,加快颜料的老化、褪色以及剥落速率,损害文物健康安全。故在文物修复室安装的常用照明系统一般为无紫外线或红外线辐射的冷光源LED灯,且以白光均匀照明为主。然而,此举也略微改变了文物色彩的色相,有时会减弱某两种颜色的视觉色差,导致在修复室内判别不出补配部位的色彩与文物原色之间的区别。

为规避冷光源给修复工作带来偏差,有些文物修复机构会使用可移动式无辐射的仿日光灯。这种灯能模拟日光光色,而且色温、光照强度和照射角度均可手动微调,便于纠正工作室冷光均匀照明的不足,能最大限度地将补绘色彩向文物固有色靠拢。至于展陈光线对文物色差的作用,应特别关注那些处于局部重点照明环境的特殊文物,尤其是经过修补上釉的瓷器。丙烯酸清漆是常见的瓷器仿釉材料,耐久性好,漆膜坚硬光亮,适于还原瓷釉的玻璃反光质感。若瓷器修补部位恰好暴露在展柜内的点束型局部辅助照明光線中,丙烯酸清漆因其高光泽特性会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眩光,显得补配仿色部位釉质新,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贼光”,无法正确表现釉下色彩,从而格外拉大修补之处与原器物的颜色视觉差。鉴于此种可能性,在开始展览性文物修复前,应尽可能与展陈部门积极沟通,提前把握展览环境和所修文物的大致展位,综合预估光源的种类、色温、照射位置、角度、强度等事项,力求在与展陈条件相仿的环境中对文物进行修饰仿色。

4.3 储存环境催化色差显现

有些文物修补部位的变色出现在回库封存期,而非当时补配仿色技术不过关。欠佳的储存环境会致使文物材质衰败劣变,催化补配构件与文物原器产生色差。

在储存环境中,对文物色彩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酸性气体污染物和气溶胶。气溶胶主要指的是酸碳化合物,它会覆盖、沉降在文物上,致使文物表面污损发暗③。酸性气体污染物主要包括硫化物、氮氧化物等,它们会令有机质文物脱色及褪色。因补配材料和文物原材质的理化特征有区别,双方的化学稳定性并非完全一致,当它们在外界污染物作用下的老化速率出现分化时,新旧色彩将会产生对比,补配仿色部位即会被区别、凸显出来。所以在修复工作中不仅要考虑到颜料的附着力和耐久性,还应做好预防性保护措施并且与文物保管部门进行仔细交接和必要嘱托。应避免用于包装储存的柜体、囊匣、锦盒、泡沫垫板及衬纸中含酸性胶,或夹杂其他可释放气体污染物的介质。为以防万一,最好在修复工作结束后,先用密封抗酸防腐蚀避光膜或避光袋将材质敏感的文物包裹,再交由文物库房保管储存,以降低文物变色的风险性。

5 视知觉原理在文物补绘仿色阶段的运用

作为视觉与思维的桥接、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直觉与理性的交融,视知觉可从某种角度误导人们,引起色差。而如果其中所蕴含的规则原理被正确解读并恰当利用,视知觉又可帮助人们消除色差,在文物修复补配与仿色环节中发挥积极作用

5.1 重视互补色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西方学者将视知觉定义为“渗透着理性思维精神的高级直觉”,它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不自觉地掺入了大脑活动和心理因素①。视知觉是有选择性的,会优先选择包含矛盾关系的事物②,妥善处理好其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则有益于带来视知觉体验上的和谐自然。互补色在色彩中是一种既互相对立,又彼此成全的矛盾关系。它们在分离互衬时能使对方特征的鲜明性最大化,而相互混合时又可将矛盾消除,形成一种稳定协调的灰色,这种富有包含性的灰色更易被大脑识别接受,对平衡色彩关系意义非凡。

清中期后,受西方美学理念影响,阴影、高光、透视等绘画技法体现在许多清宫器物上,这类典型的中西合璧式的艺术表现形式常见于瓷器开光处的画片以及某些赏玩类陈设文物的装饰部件上。遇到该类文物的补配仿色任务,器物补绘中的灰色处理成了关键一环:如何巧妙地利用互补色间的矛盾关系又快又准地调配出色彩、如何有效地还原彩料缺失处的画面立体纵深感、如何使修补处的颜色视觉效果更恰当自然,都需要在工作实际中慢慢练习和揣摩。如某画法中西交融的博古纹粉彩花盆出现局部缺损,文物修复人员需对其中的蓝色书匣纹饰进行补全与作色,那么在模仿书匣明暗时,暗面及阴影部分的“灰”不要用“蓝+黑+白”的方式来混合,这样配出的灰色往往比较跳脱虚浮,显得画面转折生硬,人工痕迹强,光泽质感层次假。而是要充分利用蓝色与橙色的互补性质,以“蓝+橙”为调色基底,在此基础上视具体情况加色微调,逐步对补绘颜色的色相、明度和纯度纠偏矫正,利用灰色梯度还原补配部位的视觉立体感,进而达到修复目标。

5.2 以视觉色彩相对性原则纠正固化思维

在对文物进行仿色或作色时,难免遇到以下问题:为何在白色瓷板上已经调配出了与器物原色看似一致的色彩,而当将颜料绘制在器物表面时又出现色差;为何感觉调色板上的色彩与刚刚描绘上去的仿佛不是同一个颜色。用视知觉原理对其进行剖析解读,症结其实在于人类视觉有时会受到大脑信息的干扰,导致经验上或心理上的错误知觉“欺骗”了自己的眼睛。在色彩心理学中,“真实颜色”本身就是“一个理论存在但实际不可靠的概念”③。任何颜色都是要放在具体环境中来看的,两个在不同物体中看起来相同的颜色,实际上也许是不同的;两个在不同颜色环境中看起来相同的颜色,其实也是不同的。因为当调配所得的颜料分别放置于白色瓷板和器物表面时,尽管自身没有改变,但其色彩环境已然发生了变化,所以人们会从视知觉角度做出相应判断,认为出现了两种不同颜色。为避免“只要能在调色板上配出与文物原色一模一样的颜色,就能顺利完成仿色补绘工作”的固化思维,文物修复者要重视色彩相对性原则,选取符合自身工作习惯的改良策略:第一,可以采取层层叠加的递进式作色步骤,先在调色板上找到与文物底色相对接近的颜色,然后在具体的文物颜色环境中来审视色彩对比,在补配部位边画边调试,密切观察仿色与器物固有色的差别,莫急于求成;第二,可运用减法思路,遮盖住与补绘颜色不相干的器物部位,只露出仿色所依据参照的“母本”部分和待作色的补配部位,减少周围颜色对眼睛的刺激和对心理的影响,将视觉信息简化,为辨识色差提供便捷条件。

5.3 借助色彩透视规律营造视觉平衡

色彩透视是指用色彩营造空间感,以调整色彩色相、明度和饱和度间的比例关系来控制色彩的明暗、强弱、冷暖等效果转化,进而呈现出色彩在空间上的远近、大小、虚实、进退、缩胀、轻重等视觉感知。色彩透视多应用于设计创作和艺术绘画,在文物修复方面体现不多。但在特殊情况下,色彩透视能起到修正纠偏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补配工序中的缺陷,是需要被文物修复工作者加以关注并掌握的业务技巧。

补配有多种形式,其中最易于操作的是翻模补配。如某双耳瓶缺失一耳,某挂屏背后的五福捧寿纹样缺失一只蝙蝠,修复者可用印模材料和填注材料加以配合,从保存完好部位翻模取样,从而复制出与原件体积相同、样式统一的配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体积相同”,是指文物原件与补配“半成品”在体量上的对等一致,翻模复制出的样品配件,还需经历随色、上光(上釉)、封护等步骤。如果所修复的文物自身体量比较大,由后期施釉或封护所带来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如果所补配的部件本身体积就很小,再经仿色、上光或上釉处理,那么颜料层与封护层的厚度相叠加,将有可能使补配部件看起来比文物原件略大。此外,因修复釉和其他类型的上光试剂具有一定流动性,易在低洼处积存而在纹饰高凸处寡留,如因出自封护效果的考虑需反复刷涂,则纹饰繁密、雕工细腻的补配嵌件会出现凹凸立体感下降、色彩层次不分明的负效应。

针对此类特殊问题,文物修复者应把握色彩透视规律以及视知觉原理,用一些技术手法来营造整体视觉感受上的平衡性。光波长的暖色对视神经刺激大,会引起心理的扩张反应,使人感受到物体距离近且形体膨胀;光波短的冷色对视神经刺激小,将引起心理的收缩反应,使人感受到物体的距离远且体型小①。同样,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前进感,容易从背景色中脱颖而出,先被人体视觉发现;明度低的色彩具有后退感,适合表达隐藏与削减②。在对补配部位进行色彩修整时,可视具体情况稍微改善明度差及冷暖色调比重,如在纹饰需增加突出感的地方提高明度,在纹饰低凹转折处略施冷色,以此拉升补配仿色部件的空间立体感,为后续的修饰封护工作留有余地。

6 结论

引发色差现象的因素很多,可以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加以归纳概括。影響文物颜色的客观因素包括补配基底材质与颜料材质的特性、光源变化以及周围环境作用等,而主观因素则集中表现在视知觉方面。在文物修复的补配仿色环节中,色差的存在是普遍而合理的。但在特殊情况下,补配部位颜色与文物原色间的细微差别将会被凸显、放大,文物修复工作者需要通过相应手段来改进工作方案,调整仿色工艺。经实践总结,有三种可缩小色差的可行措施:第一,优先选择与文物原材质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相近似的替代性材料,必要时可采取上光与消光处理;第二,避免修复室光源与展陈光源差异过大;第三,修复工作者要为所修文物做好预防性保护措施,与文物保管部门积极配合,共同排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作为视觉与思维的桥接、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直觉与理性的交融,视知觉可从某种角度误导人们,引起色差。而如果其中所蕴含的规则原理被正确解读并恰当利用,视知觉又可帮助人们消除色差,在文物修复补配与仿色环节中发挥积极作用。所以,文物修复者应在日常工作中剖析视觉思维特点和色彩原理,重点关注视知觉的能动效用,进而把握其内在规律,使自身修饰仿色技艺更进一步,提升科学保护文物的能力。

◆资讯◆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乔店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公布

乔店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辛庄镇乔店村南约300米处,乔店河呈东北—西南向从遗址北边流过,遗址南边为低山丘陵,东北1千米处为乔店水库。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现地表种有小麦、果树等农作物。为配合济莱高铁建设工程,2017年底对沿线进行了考古勘探,乔店遗址即为勘探中新发现的遗址。勘探初步确定乔店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济莱高铁线路从遗址南侧穿过。经报批,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人员对乔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乔店遗址是一处小型岳石文化聚落址,清理灰坑30余个,房址4座以及与房址有关的基槽和柱洞等。此外,另有东周时期文化层和宋代墓葬3座。

遗址受到自然影响尤其是雨水冲刷影响较为严重,文化层堆积上清晰可见冲刷痕迹,因此文化层堆积较薄,遗迹现象较为简单,主要以垫土为主。

乔店遗址的发掘确认此处为小型岳石文化聚落,是以莱芜为中心的鲁中山区所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岳石文化遗址之一。遗址地处低山丘陵腹地,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对其聚落性质的判定也十分重要。目前看来,乔店遗址堆积较薄、遗迹简单,人类活动并不明显,可能是一处临时性或季节性营地。乔店遗址的发现为探究岳石文化分布、面貌和交流提供了新线索。(来源:中国考古网)

猜你喜欢
色差
汽车漆面产生色差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基于RTV中值滤波算法的染色纺织物色差检测研究
像差对高压电子束焊机电子束束斑的影响
色纺纱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措施
一种实用的金融票据框线去除算法
基于可见光谱的非接触式金属离子水质监测原理研究
基于视觉感知的彩色图像边缘检测
热镀锌钢板表面色差缺陷的微观检测分析
8种不同类型果袋对‘岱妃’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几种档案防霉材料的性能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