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道路的内涵和特点

2020-12-07 06:01唐爱军任俊
宁夏党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国道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唐爱军 任俊

摘要:道路问题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作为对“中国奇迹”的一个解释性概念,中国道路应该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界定能更好地彰显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中国道路的特点可以从目标体系、领导力量、动力结构、价值旨归四个方面加以把握:民族复兴、现代化和共产主义构成中国道路的目标体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道路的领导力量;资本、国家和人民形成中国道路的动力结构;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道路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0)06-013-010

2004年,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雷默(Joshua Cooper Ramo)发表了一篇题为“北京共识”的文章,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激发了学术界对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研究兴趣。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进一步成为学术热点。澄清中国道路的概念,阐明中国道路的内涵及其特点,对于推进中国道路的学理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中国道路的内涵,继而从目标体系、领导力量、动力结构、价值旨归这四个方面阐明中国道路的特点。

一、中国道路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P21)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取决于我们选择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关于中国道路的内涵,学术界大体上有这样一些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的道路”,就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根据这种观点,“由远及近地说,中国道路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文明传承,近代以来的历史孕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奠基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2]。这样,中国道路可以划分为古代社会发展道路、近代革命道路、當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道路四个历史阶段。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道路是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也就是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所展开的历史进程。吴晓明教授对中国道路的理解采取这样一个比较广义的形式,“即中国自1840年以来、特别是近百年以来的历史性实践所开辟出来的道路”[3]。根据这种观点,中国道路的本质规定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个是“现代化”,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陈先达教授指出:“中国道路,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包括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所经历的全过程。对过去来说,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对现实而言,它就是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实践;对未来而言,它就是中国为之奋斗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共产主义。”[4]基于这一观点,中国道路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等历史时期。

第四种观点认为,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按照这一观点,中国道路的起点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也是中国道路的一部分。[5]

第五种观点认为,中国道路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根据这一观点,中国道路的历史起点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并明确提出必须重新审视和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正式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上述五种关于中国道路内涵的观点,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映了在这一问题上研究视角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必须指出,正因为中国道路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概念,我们有必要赋予其特定的内涵。只有如此,有效的学术交流才成为可能。如果研究者们总是在不同意义上运用中国道路这个概念,那么,即使能形成数量可观的学术成果,富有成效的学术讨论和对话还是无法展开。

笔者认为,总体来看,中国道路应该被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有两方面的理由可作论证。

第一,只有将中国道路定义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比较好地解释“中国奇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功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这些成就也被称之为“中国奇迹”。“中国奇迹”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显著的表现。在充满危机、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当代世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能够保持“风景这边独好”,长期保持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并且不断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个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兴趣。如何解释中国奇迹,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国道路”的概念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与之相似的概念资源还包括“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等。

作为对中国奇迹的解释性概念,“中国道路”比“中国经验”“中国模式”更为恰当。“经验”往往和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联系在一起,而感性认识没有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知。用“中国经验”解释“中国奇迹”,会显得缺乏学理性和必要的理论深度。“中国模式”侧重于解释经济发展的成就,但中国奇迹显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更重要的是,“模式”具有可复制的特点。“中国模式”的概念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中国发展的方式已经定型,可以推广和复制到其他国家中去,帮助其他国家发展。相比之下,“中国道路”概念更加吻合现实情况,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发展方式的特殊性,而且表明这种发展方式具有开放性,尚未定型,处在动态调整的过程当中。

选择用“中国道路”解释“中国奇迹”,必须明确“中国道路”的内涵。要明确“中国道路”的内涵,就要搞清楚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是在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取得前所未有的“中国奇迹”的。毫无疑问,无论是中国经济的腾飞,还是社会秩序的稳定,都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没有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没有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转移,社会主义中国非但不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而且还可能遇到严重危机,甚至遇到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的亡党亡国危机。因此,作为解释“中国奇迹”的“中国道路”概念,其历史起点应该是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道路”本质上是由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1](P23)

当然,强调“中国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创的,并不意味着否定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前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意义。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在党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上存在重大区别,但也有相互联系。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得益于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积累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以及取得的积极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打下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第二,将中国道路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充分体现中国道路的独创性。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既区别于“封闭僵化的老路”、又不同于“改旗易帜的邪路”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将中国道路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将中国道路和“老路”“邪路”清楚地区分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是一条人间正道。”[7]

所谓“封闭僵化的老路”,就是指包括苏联模式在内的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经济上,苏联模式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政治上,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党政不分,导致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不可否认,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尤其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不同于苏联模式,在经济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政治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以及一系列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的旗帜,因而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P22)近年来,有人针对中国的体制改革,提出中国现在实行的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干脆说中国走的是“权贵资本主义”或“新官僚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意思就是,无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可否认,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极大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但历史表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的努力都毫无例外地失败了。“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1](P22)。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会进一步彰显,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会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引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中国道路的目标体系:民族复兴、现代化和共产主义

一般而言,“道路”是指实现某种目标的途径。我们总是为了到达目的地而选择某种道路。因此,不理解中国道路的目标,就无法对中国道路获得准确的认识。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中国道路有一个由民族复兴、现代化和共产主义构成的相互叠加的目标体系。

从民族的角度上说,中国道路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P36)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理解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磨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迫切的渴望。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延续不断的中华文明,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伟大民族。然而,由于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腐朽衰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远离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人民陷入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之中。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斗争。然而,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从农民起义到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一次又一次的奋起抗争都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尽管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革命都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务,更无法承担起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直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迎来曙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找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示出光明的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反映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不断探索,体现了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刻总结,继承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P35-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从一般意义上的国家角度来说,中国道路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自17、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中国也要顺应这一历史发展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要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之一,就是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对此,毛泽东充满信心地指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8]后来,毛泽东又对现代化的目标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9]根据毛泽东的这些设想,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中国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命题。邓小平指出:“所谓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但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也要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够恢复符合自己情况的地位,对人类做出比较多一点的贡献。”[10](P237)邓小平清楚认识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为现代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他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10](P163)。只有“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才能更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10](P86)。由此可见,中国道路本质上也是一条现代化之路。尽管现代化进程发端于西方,由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启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实现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实践完全可以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紧紧围绕现代化这一目标展开的。

从社会主义国家的角度上说,中国道路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对共产主义的实现作出了科学的论证。这就决定了,中国道路通向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理想的社会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邓小平也明确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12]在我们党近100年的历史中,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如果不以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共产党人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在终极的意义上失去存在的价值。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是从丧失理想开始。而要把党建设得坚强有力,必须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因此,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最高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

三、中国道路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领路人”。国家或社会能否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或社会的领导力量。领导力量不合格,社会发展就会偏离正确的道路,非但不能实现理想目标,还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社会就会在正确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接近设定的目标。

毫无疑问,中国道路的“领路人”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3](P16)

我们党成为中国道路的“领路人”,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可以得出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国家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影响力。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个性质决定了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无可替代的领导核心作用。此外,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党长期执政的地位,为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法律依据。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道路的“领路人”,是因为我们党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一,中国共产党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核心对一个政党来说不可缺少。没有领导核心,就没有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就会导致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最后无所作为。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树立一个领导核心。实践表明,我們党的领导核心一般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人民立场、高超的政治智慧、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强烈的历史担当,有意愿、有勇气、有能力带领人民战胜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其二,中国共产党拥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1]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能够为我们解决中国道路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在中国道路的具体实践中,无论任务是多么艰巨、斗争是多么激烈,我们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其三,中国共产党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党不追求任何自私的利益。正因為如此,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人民群众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从人民群众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之所以能快速地构建起一套全民参与的严密防控体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民群众对党给予毫无保留的信赖和支持。

其四,中国共产党拥有自我革命的精神。任何一个政党都可能犯错,关键是能否面对和纠正错误。我们党勇于直面问题,始终保持自我反思、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14]在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能够保持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避免伟大事业偏离正确的轨道。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值得信赖的“领路人”。

四、中国道路的动力结构:资本、国家和人民

中国道路的展开由三大要素推动,分别是资本、国家和人民。也可以说,这三大要素形成了中国道路的三元结构。“三元结构”的表述,并不意味着这些要素在性质或地位上是等同的,而是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这三大要素都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从根本上说,中国道路的现实展开,就是这三种力量的推动及其相互协调。[15]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属于马克思所揭示的第二大社会形态,即以人对物的依赖性为基本特征的历史阶段——市场经济阶段。资本构成了中国道路的重要推动力。但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中国道路实现了利用资本和驾驭资本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中国道路利用资本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肯定了资本的积极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6]中国道路的成功开创和不断拓展,首先是承认和利用资本的结果。如前所述,中国道路的目标之一是实现现代化,而资本正是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机制,我们需要利用这一机制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外,我们正处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阶段。中国道路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展开的。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扩展的全球化。融入经济全球化,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和接受资本和资本逻辑。

另一方面,中国道路驾驭资本以服从社会主义的目的。资本是以增殖为目的,资本不加节制的扩张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对自然界来说,资本扩张可能会引起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对社会关系来说,资本扩张会导致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对人自身来说,资本扩张会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导致利益至上、拜金主义。因此,中国道路在利用资本的同时,注意防范并最大限度减少资本的负面效应。中国道路需要的是作为手段的、创造文明的资本,而不是作为社会关系的、价值增殖的资本。中国道路要驾驭资本,就是要驾驭资本的社会关系属性和价值增殖的扩张性,防止资本冲击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等。中国道路为资本划界,防止资本逻辑渗透到非经济领域中去。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国家权力”是解释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核心概念,也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概念。在中国道路的具体实践中,国家或国家权力也扮演重要角色。可以从三种机制角度来认识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5]

第一,国家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国家的动力机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权力驱动”。中国道路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实践。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现代化的目标,就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汇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有赖于强有力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权力驱动”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进外国资本、培育民间资本,都是由国家主导推动的。

第二,国家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平衡机制。国家通过调控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有序。例如,国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平衡。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和劳动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合作性,两者的差异性、矛盾性可以通过国家政权加以调节。通过国家权力的调控,资本和劳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此外,国家还是平衡经济发展和非经济领域(包括政治、文化、生态等)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将资本原则、市场原则严格限制在经济领域,从而维持经济领域与非经济领域的平衡,防止为了经济发展而破坏其他领域的发展。

第三,国家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引导机制。在中国道路的展开过程中,国家能够发挥目标定向的功能。一是在思想层面,明确中国道路的目标、方向、价值原则等,凝聚社会共识,将全社会动员起来;二是在现实层面,如果中国道路出现“走偏”现象,国家要不断对其进行纠偏、纠错,确保中国道路的正确方向。中国道路的底色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引导机制就是保证中国道路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拓展,避免走向“改旗易帜的邪路”。

人民是中国道路的动力主体。人民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17]。离开了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自中国道路开创以来,推动当代中国发生深刻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人民群众。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和拓展,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中国案例”。人民群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当前,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而人民群众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参与者。改革开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次创新、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所积累的每一点经验,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

从发展方式看,人民群众的实践尤其是创新活动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中国道路开创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的一個关键原因就是充分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般来说,社会发展的动力模式主要有三类,包括:权力驱动、资本驱动和创新驱动。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比较依赖权力驱动和资本驱动的话,那么,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将更多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依靠人的创新能力来实现发展方式的转换。

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是推动中国道路不断前进的“原动力”。现代化建设不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相脱节的“政党意志”或“国家意志”,而是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正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道路契合了人民群众以物质利益为核心的现实需要,它才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美好的前景。当然,人民群众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例如,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而获得新的内容。这种不断变化的需要,又进一步为社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五、中国道路的价值旨归: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道路的根本价值取向。人民不仅是推动中国道路展开的动力主体,也是价值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贯穿中国道路的方方面面,规范着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以人民为中心,可以从奋斗目标、业绩评判、分配方式这三个方面来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1](P101)归根到底,中国道路的一系列目标(民族复兴、现代化、共产主义)都要落实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中国道路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根本区别。中国道路的一切具体实践,都是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目的。

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1](P28)。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8]实际上,“考试”的比喻最早可以追溯到毛泽东。1949年3月23日,在离开西柏坡进驻北平之际,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他还表示,“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进京赶考”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意识,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历史表明,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必须清醒认识到,“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11]。至于最终考得如何、得到什么样的成绩,只有让人民来评判。

从分配方式上讲,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3](P35)既然中国道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全体人民的福祉,中国道路的实践需要紧紧依靠全体人民的参与,那么中国道路的成果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从“发展为了人民”和“发展依靠人民”这两个命题合乎逻辑地引申出来的一个结论。

在资本、国家、人民的三元结构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必须妥善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资本与人民的关系。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以资本为本,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本。中国道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尽可能地规避资本的负面效应。资本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但不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中国道路要防止资本入侵社会生活领域,防止人的物化和异化。此外,还要防止资本逻辑可能带来的两极分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进一步驾驭和引导资本,使更多的剩余价值以公共利益的形式回归人民,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服务。

二是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中国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防止国家权力的异化。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保证国家权力的人民性,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苏联模式的一大弊端就是国家权力的极权化,表现为一种全面的垄断:在经济领域,国家垄断所有的生产资料、劳动成果和物质财富;在政治领域,国家垄断所有的政治权力;在文化领域,国家垄断一切思想文化创造活动。中国道路打破了苏联模式,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解放了人。在中国道路的具体实践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和保障,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还要警惕权力与资本的结合,防止权钱交易,也就是防止资本逻辑渗透到政治生活领域。总之,为了保证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既要防止国家权力的官僚化、私人化,又要防止国家权力的商品化、资本化。

综上所述,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中国道路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可以从目标体系、领导力量、动力结构、价值旨归这四个方面来把握中国道路的特点:民族复兴、现代化和共产主义是中国道路的目标体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道路的领导力量;资本、国家和人民形成中国道路的动力结构;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道路的价值旨归。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陈 晋.从文化自信看中国道路[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06).

[3] 吴晓明.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J].江海学刊,2020(02).

[4] 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N].光明日报,2016-09-07.

[5] 严书翰.论党的十八大在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12).

[6] 韩庆祥.作为一种学术分析框架的“中国道路”[J].江海学刊,2020(02).

[7]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5-26.

[8]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8.

[9]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10]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1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222.

[15] 唐爱军.论中国道路的三元结构[J].江海学刊,2020(03).

[16]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5.

[1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4.

[18]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

猜你喜欢
中国道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