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检查在诊断腹部囊性淋巴管瘤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2020-12-07 02:53刘冬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11期
关键词:淋巴管囊性腹部

刘冬

(南阳市中心医院 放射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淋巴管瘤是指因淋巴管发育异常或其它原因导致的淋巴液排出障碍,长期潴留造成的淋巴管过度增生而形成的淋巴系统良性肿瘤,其好发于淋巴组织各个部位,但较少发于腹部淋巴管[1]。腹部囊性淋巴管瘤长期发展易压迫邻近正常组织,且易出现破裂情况,故尽早确诊对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既往多采用腹部超声诊断,其虽可观察病灶情况,但干扰因素较多,故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广泛用于各项疾病诊断中,其除常规扫描外,还可注入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进而清晰显示病灶情况,利于疾病判断[3-4]。但目前临床对两者诊断价值存在争议,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比MRI 与CT 检查在诊断腹部囊性淋巴管瘤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 年7 月至2019 年6月就诊的87 例高度疑似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男48 例,女39 例;年龄26~71 岁,平均(48.65±3.46) 岁;病程2 个月至3 年,平均(1.57±0.46)年;体质量指数(BMI)19~24 kg/m²,平均(21.68±2.34)kg/m²。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行CT、MRI、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超声检查存在可疑囊肿;②伴有腹部肿胀、腹部包块等临床表现;③均知情本研究,且自愿签署同意书;④对对比剂无过敏者;⑤无精神疾病,无交流障碍。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合并其它恶性肿瘤;③合并全身严重急、慢性感染疾病;④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⑤处于哺乳或妊娠期;⑥合并免疫系统疾病。

1.3 方法

对所有患者先行CT 诊断,选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ict 128 层双排螺旋CT 机对患者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将扫描层厚设定为5 mm,螺距设定为0.9;待平扫结束后,注入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于患者肘部静脉推注1.5 mL/kg 欧乃派克,推注速率为3 mL/s,注入完毕后,依次行动脉期(20~25 s)、门静脉期(45~55 s)、延迟期(3~5 min)检查。后行MRI 诊断,选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旗下的Signa EXCITE 1.5T 型全身磁共振成像仪对患者进行常规、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检查参数及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序列T1EI:TR 设定为500~620 ms,TE 设定为10~16 ms;FSE T2EI:TR 设定为3 400~3 900 ms,TE 设定为90~100 ms;STIR TR 设定为3 100 ms,TE 设定为50~105 ms,TI 设定为150 ms。常规检查时,对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进行成像,其中冠状位应用trufi 序列成像;动态增强检查时,应用磁共振专用高压注射器于患者肘部静脉推注0.1 mmol/kg 欧乃派克,注射速率为3 mL/s,注入结束后,依次行动脉期(17~20 s)、门静脉期(47~50 s)、延迟期(90 s)检查;DWI 检查时,选取2 个不同扩散敏感系数(b)进行检查(0 s/mm²、800 s/mm²)。诊断结束后,对患者行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并将其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依据“金标准”,分析CT、MRI 对腹部囊性淋巴管瘤诊断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与假阴性之和)、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与真阴性之和)、准确度(真阳性与真阴性之和/总例数)、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与假阳性之和)及阴性预测值(真阴性/假阴性与真阴性之和),并解析CT、MRI 诊断影像学特点。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0.75 表明一致性极好,0.4~0.75 表明一致性较为理想,<0.4 表明一致性差)。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

入选87 例高度疑似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患者中,46 例行穿刺活检诊断,41 例行手术病理诊断。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例检验得知,87 例入选患者,检出65 例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占74.71%,22 例为非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占25.59%。

2.2 CT、MRI 诊断价值比较

依据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金标准”,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MRI 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MRI 诊断与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均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17,0.900)。见表1~3。

表1 CT 诊断与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例)

表2 MRI 诊断与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例)

表3 CT、MRI 诊断效能比较 [n(%)]

2.3 CT、MRI 诊断影像学特点

于CT 诊断中,可见病灶壁较薄,且部分病灶处存在分隔,密度呈水样;注入对比剂增强扫描时,可见病灶壁及分隔呈轻度强化,且病灶呈不规则形态,显示分房样改变,同时可显现出被包绕血管、肠腔等器官,此外可见病灶不同程度挤压、推移相邻器官。于MRI 诊断中,病灶呈长T1、T2信号,可见病灶壁较薄,且其内部多呈发条状信号分割影;注入对比剂增强扫描时,病灶后壁及分隔处呈轻度强化。

3 讨论

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属于淋巴管源性病变,其多因淋巴管发育畸形、错构所导致,该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地理、内分泌系统失调、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5]。临床研究显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恶性程度较小,但其长期发展易对周围正常器官产生挤压,进而影响正常器官功能,产生不良影响[6-7]。因此,明确疾病发展情况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既往临床多采用腹部超声诊断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其虽可观察囊肿阴影,判断病灶情况,但其检测过程中易受患者腹部脂肪、肠道气体等因素影响,进而易出现误诊或漏诊事件,故其应用效果一般[8-9]。随着CT、MRI 技术的发展,上述两种手段逐步应用于腹部囊性淋巴管瘤诊断中,其相较于超声具有分辨率高、影响因素小等优势,进而利于疾病判断[10-12]。

本研究结果显示,以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 诊断灵敏度95.38%、特异度86.36%、准确度93.10%、阳性预测值95.38%、阴性预测值86.36%与MRI诊断(98.46%、81.82%、94.25%、94.12%、94.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与穿刺或手术病例诊断结果具有极高的一致性,表明CT、MRI 均具有良好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提供有效指导。分析原因在于,CT 诊断可将病灶囊壁及分隔情况良好显示,且可体现分隔钙化情况,进而利于病灶判断,且其可通过病灶密度判断出血情况,进而可了解病灶状态,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本研究中CT 诊断显示的较薄囊壁、具有典型分隔病灶与舒恩芬等[13]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MRI 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率,其主要通过观察病灶于T2WI 上信号来辨别病灶情况,同时可依据信号强度区分病灶内容物,进而判断是否存在出血情况。在本研究中MRI 诊断显示的病灶情况与真实病灶形态较为一致,故其具有良好诊断价值[14-15]。本研究结果虽表明两者诊断均具有较高准确度,但仍存误诊及漏诊情况,故必要时可将两者结合进行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度。但此次研究未对两者结合应用效果进行报道,且纳入样本量较少,故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局限,因此临床需加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果,同时探讨两者结合使用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MRI 与CT 检查在诊断腹部囊性淋巴管瘤中均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

猜你喜欢
淋巴管囊性腹部
淋巴管栓的研究进展*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中医药对淋巴管新生与回流功能的作用研究进展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足部淋巴管分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基于淋巴管系统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探讨新冠病毒致肺损伤的机制及中药干预作用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
逍遥散合二仙汤加味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1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