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20-12-07 03:44周晓晔马小云杨秋霞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物流技能

□ 周晓晔,马小云,杨秋霞

(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70)

2017年9月1日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明确指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物流管理专业具有涵盖范围广、操作性要求高的特点,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充分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也为社会增加更多就业机会。

1 物流管理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是提高物流行业企业家素质的一项大工程,也是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对物流管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更是刻不容缓。

1.1 培养物流管理学生创业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业精神,它是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通过个体行为,可以将创业精神从群体中传播开来。一切与创业有联系的思维、意识、心理状态等都可以称为创业精神,它是在创业者已经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提出新观点和方法的能力以及创业者进行创造发明的意志力。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的迫切要求。创新精神融合在整个创业过程之中,创业思路的形成到后期的创业实践蓝图的设计和完成,都是大学生创业精神的主要体现,整个过程都需要大学生充分发挥、有针对性的完成创业项目。因此,创业精神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

1.2 培养物流管理学生创新技能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可以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入手。

1.2.1 专业素养

对于创新,需要学生从宽广的社会和市场中找到自己独特和有价值的空间,能够“从无到有”的发现商机;对于创业,则需要学生掌握如何把握机遇、适应环境,科学规划。因此,在专业素养方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注重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拥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 实践技能

如果说专业素养是上层建筑,那么实践技能则是基层建筑。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能力,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它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是直接影响创业效率的关键。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应多方面提升学生实践水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开设不同类型的实训项目、实践模拟等团队合作项目,使学生掌握物流方面实践技能、创新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素养将产生的新想法、新思路等付诸于行动。

总之,通过系统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技能、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最终培养目标。

2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涵盖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本文提出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应该是一种非线性螺旋形的结构,高校、政府、企业通过在课程体系建设、课题联合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全力构建以高校、政府和企业为主导,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主体,以“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模式为核心,以知识、品格等多维素质为培养目标的双创能力培养模式,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2.1 主体层

2.1.1 高校

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只有明确企业、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并据此开设相应的课程,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不是单纯的课程叠加,更不是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单一训练,而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合理搭配。只有运用创新思维,才能为企业培养创新创业型物流人才。

2.1.2 政府

在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物流管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中,政府是高校与企业的桥梁,对高校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具有拉动作用。首先,政府应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优化高校原有的教育体系,助力高校创新实力的提升;其次,由于企业存在研发能力有限,高校存在缺乏资金支持的问题,因此,政府必须协调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为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最后,政府应加强高校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力度,同时,鼓励企业做好学生的实习工作。总之,政府应充分发挥调控职能,为物流管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服务。

2.1.3 企业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能够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在与高校的合作中,除用高校的科研成果换取企业的经济扶持外,将共同培养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作为企业人才的重要来源,在提升企业实力的同时,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发展。

2.2 核心层

核心层是在双创能力培养目标定位的指导下,以“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为主线展开。高校是校内培养的主导,在学科基础课(如外语、高等数学)、专业基础课(如物流学)及专业技能课(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三层次课程体系建设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相应课程教学与实践实训活动;校外以企业为培养主导,从企业竞赛、课题联合开发等方面,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双创能力。

2.2.1 校内

物流管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校内培养以“理论+实践”的形式展开,借助多媒体、云课堂等教学手段,通过案例、图片、视频等方式讲授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同时满足社会、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相关知识的案例教学。在案例的选择上,一方面,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本地区物流活动为主题,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另一方面,多渠道收集行业最新发展动态,选择学生感兴趣,能体现物流行业发展前沿方向的案例。

在实践教学方面,亲身参与物流企业的运作有利于学生就业意识与创新性的培养。学生自建团队,分工合作,模拟经营物流企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进入校园的各家快递企业进行整合,组建由学生负责管理运营的校园快递中心。开展“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将线上QQ、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与线下物流配送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针对一些对理论研究感兴趣的学生,成立科研小组,根据项目研究的内容开展调研活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2.2 校外

高校积极与物流相关企业开展合作,通过组织创新创业竞赛、设立工作坊、课题联合开发等形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能够甄别并选拔高校优秀的双创型人才。此外,高校还可以将企业课题引入到学校,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将难度较大的设计与研究交给教师负责,而将一些难度适中的任务交给学生进行研究与设计,锻炼学生的能力。

2.3 素质层

物流管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相应实践经验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要求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品格等素质。

2.3.1 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

创新与创业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创新创业意识不但是国家进步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驱动力。创新创业思维是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也是创新创业者产生想法、实现目标的必要保障。

2.3.2 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①学习能力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具体表现为具有搜集资料、阅读、理解、写作、表达、记忆的能力和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②分析能力是指将事物或现象分解为若干简单的问题,而后找出这些简单问题的本质,从而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判断与总结。将问题系统地组织起来,对每个层次进行研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分析能力的具体表现;③创造能力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能力。创造能力表现为能够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思维定式,在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新联系、产生新思想;④组织协调能力是指在对资源进行再分配时,对群体进行协调以及控制激励,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一项新的创造,要实现它的价值,就要融合各方资源,协调各个要素,发挥最大功能。

2.3.3 创新创业知识

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更新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物流管理涵盖范围广泛,因此除掌握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外,公共知识、科学前沿知识与交叉学科知识、国家法律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等方面的知识也应具备。

2.3.4 创新创业品格

品格是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点。创新创业过程充满波折,因此,要求创新创业者除具有正直诚信外,还有应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探索精神,有自信心和责任心。

3 结论

为了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本文在明确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的物流管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物流管理专业双创能力培养模式的提出不但丰富了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内容,为其他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借鉴,同时,也能有效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物流人才。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物流技能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劳动技能up up!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